[发明专利]一种复合肥中微量元素的配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24202.3 | 申请日: | 2020-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107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先明;张潇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先明 |
主分类号: | C05G3/80 | 分类号: | C05G3/80;C05G5/12;A01C15/04;A01C1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高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6 | 代理人: | 洪美 |
地址: | 102488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微量元素 配制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肥料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复合肥中微量元素的配制方法,该方法所使用的施肥机,包括机壳、电机和喷头;所述机壳的右侧侧面固连有罩壳;所述罩壳内部设有电机,所述罩壳的右侧侧面接有第一软导管;所述第一软导管的端头接有喷头;所述机壳的右侧侧面于机壳底部位置固连有第二软导管,且第二软导管的另一端头与喷头连通;本发明所使用的施肥机,实现复合肥自动化的喷洒,满足了多种工作环境条件的要求,实用性较高,使用便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肥料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复合肥中微量元素的配制方法。
背景技术
复合肥料是指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化肥,复合肥具有养分含量高、副成分少且物理性状好等优点,对于平衡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作物的高产稳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它也有一些缺点,比如它的养分比例总是固定的,而不同土壤、不同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种类、数量和比例是多样的,因此使用前最好进行测土,了解田间土壤的质地和营养状况,另外也要注意和单元肥料配合施用,才能得到更好的效果。
中微量元素复合肥,通常简称为微肥,是指含有微量营养元素的肥料,庄稼吸收消耗量少,作物对微量元素需要量虽然很少,但是它们同常量元素一样,对作物是同等重要的,不可互相代替,微肥的施用,要在氮、磷、钾肥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其肥效,同时在不同的氮、磷、钾水平下,作物对微量元索的反应也不相同,一般说来,低产土壤容易出现缺乏微量元素的情况;高产土壤,随着产量水平的不断提高,作物对微量元素的需要也会相应增高,因此必须补施微肥。
根据现有市面上了撒肥机,了解到现有技术中大型撒化肥机均需要由农用机带动,实现播种和撒底肥一体化工作,但是使用局限性较高,无法满足补肥、定点施肥以及水田等特殊环境的需要,小型背式撒化肥机,现有技术前背手摇式撒化肥机,自动化较低,实用性较差,且前背方式一次承重较低,且容易影响施肥者的前进视线;后背式撒化肥机,使用电机驱动方式,但是电机直接设置于喷头上,施肥过程中,施肥者需要一直手拿带有电机的喷头,手部负重较高,且后背式撒化肥机因工作原理局限性,喷头必须低于化肥机身的高度,因此操作局限性较高等问题。
鉴于此,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司设计研发了一种复合肥中微量元素的配制方法,采用了特殊的施肥机,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技术现有技术中,大型撒化肥机使用局限性较高,无法满足补肥、定点施肥以及水田等特殊环境的需要,前背手摇式撒化肥机,自动化较低,实用性较差,一次承重较低,影响施肥者的视线;后背式撒化肥机,电机直接设置于喷头上,施肥过程中,施肥者需要一直手拿带有电机的喷头,手部负重较高,且后背式撒化肥机的喷头必须低于化肥机身的高度,因此操作局限性较高等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复合肥中微量元素的配制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复合肥中微量元素的配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尿素、腐植酸钾、磷酸一铵、氯化铵、钙粉、膨润土、硫酸镁和硫酸锌,按照100kg、80kg、300kg、150kg、20kg、30kg、10kg和6kg进行配比,得到基料;
S2:然后在基料中加入中微量元素,充分混合得到混料,其中中微量元素中包含有:硼8kg、镁6kg、锰7kg、铜0.5kg;
S3:将S2中的混合物,经皮带机及斗提机输送、进入一级烘干机烘干及一级冷却机冷却;冷却后经粗级筛筛下大颗粒,再经细级筛筛分下小颗粒,粗级筛筛分下的大颗粒返料经粉碎机粉碎后,同细级筛筛分下的小颗粒一起,在二级烘干机烘干及二级冷却机冷却,最终在自动包装机中进行封包;
S4:封包完成后即可作为成品出售,购买该复合肥的农民可结合施肥机进行施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先明,未经张先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242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