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综合养殖鱼虾的净化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26074.6 | 申请日: | 2020-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198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孙盛明;储衍伟;刘远昊;孟柳江;何龙;陈坤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A01G31/02;A01G9/02;C02F3/32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范艳静 |
地址: | 2013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综合 养殖 鱼虾 净化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综合养殖鱼虾的净化系统,其包括复合垂直潜流湿地用于对水源进行初步净化;河道通过水管与复合垂直潜流湿地相连接,进一步净化水质;净水池塘与河道的出口端通过溢流坝相隔,提升了水质;储水池塘的进口端与净水池塘的出口端通过潜流坝相隔,储水池塘的出口端通过隔离装置与复合垂直潜流湿地相隔,在对水质进行最终的净化和监测后,由水泵流入养殖池塘内;养殖池塘内混养青虾和斑点叉尾鮰,且养殖池塘内的养殖废水通过排水渠流入河道内进行净化,河道内的水质再流入净水池塘和储水池塘内实现循环净化;本发明采用四级净化水处理系统能够将养殖废水循环净化后使用,几乎达到零尾水排放,从而避免了对周围水体环境产生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综合养殖鱼虾的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青虾学名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俗称河虾、草虾、湖虾,属甲壳纲(Crustacea)、沼虾属(Macrobrachium),广泛分布于我国淡水水域。其具有繁殖力高、适应性强、营养丰富、肉味鲜美和可常年上市等优点,是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名贵水产品,也是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虾类。目前市场上青虾由于天然产量的减少,人工养殖产量不高,始终满足不了市场需求。
我国青虾养殖模式已经从原来的粗放型养殖模式逐渐过渡到集约化养殖模式。与传统养殖模式相比,集约化养殖具有单位水体产量高、养殖周期短和劳动效率高等优点。但是在这种集约化高密度的青虾养殖中,残饵和排泄物的数量超过了养殖池塘中微生物的自然分解能力,往往会打破水体微生态平衡,导致水质恶化,污染严重,甚至导致大规模死亡的现象频频发生。目前主要采用防控手段为加大渔药使用量和养殖池塘换水量,前者带来水产养殖动物品质的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而后者养殖尾水的排放已经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利影响。
斑点叉尾鮰(Ietalurus punetaus)属鲶形目、鮰科鱼类,原产于美洲,是全世界公认的适合淡水养殖的优良品种,具有食性杂、生长快、适应性广、抗病力强和肉质上乘等特点。斑点叉尾鮰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对投喂的配合饲料都能摄食,还摄食水中的天然饵料,比如水生昆虫、浮游动植物、轮虫、有机碎屑和藻类等。同时斑点叉尾鮰能吞噬小杂鱼和病虾,也能清理池塘中的残饵和藻类,鱼体表面可以分泌某些物质,能抑制虾蟹病毒。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水体中不但会有残饵、排泄物和生物尸体等有毒有害的有机物质大量积累,而且还会积累大量的有毒有害无机物,如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等。鉴于上述原因,在青虾池塘养殖过程中就需要定期排放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尾水,从而保证养殖对象的健康成长。目前多数情况下这些尾水是通过排水沟简单的排放,会造成较大的污染,也有养殖场会利用生物球或过滤器等对尾水进行过滤和处理,但是这种方式只能滤除尾水中的大颗粒杂质,达不到去除污染的目的;少数的养殖场会使用蛋白质分离器等设备来对尾水进行净化处理,然而,目前这些尾水通常是依次经过若干净化设备后就直接排放出去,经过处理的尾水中依然会存在较多的有毒有害物质,仍然会对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综合养殖鱼虾的净化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综合养殖鱼虾的净化系统,其包括复合垂直潜流湿地、河道、净水池塘、储水池塘和养殖池塘;
复合垂直潜流湿地,其用于对水源进行初步净化,改善水质,去除微生物;
河道,其通过水管与复合垂直潜流湿地相连接,经过河中水生动植物的净化和沉淀,进一步净化水质;
净水池塘,其与河道的出口端通过溢流坝相隔,经过其中的水生动植物、蔬菜和中草药的净化,提升了水质;
储水池塘,其进口端与净水池塘的出口端通过潜流坝相隔,储水池塘的出口端通过隔离装置与复合垂直潜流湿地相隔,在对水质进行最终的净化和监测后,由水泵流入养殖池塘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洋大学,未经上海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260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力系统故障录波触发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纺织面料自动印染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