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轴类产品柔性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27471.5 | 申请日: | 2020-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27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发明(设计)人: | 杨波;王时龙;康玲;易力力;左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D25/10 | 分类号: | B65D25/10 |
代理公司: | 重庆航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7 | 代理人: | 胡小龙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类产品 柔性 夹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轴类产品柔性夹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对轴类产品施加支撑力的支撑单元,还包括对轴类产品施加压紧力并将轴类产品压紧固定在所述支撑单元上的压紧单元;所述压紧单元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压紧座,所述压紧座上设有上端开口的弧形轨道和与所述弧形轨道滑动配合的弧形滑轨,且所述弧形轨道的弧度与所述弧形滑轨的弧度之和大于2π,所述弧形滑轨上设有用于向轴类产品施加压紧力的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与轴类产品外表面配合的压紧板和用于驱动所述压紧板沿着所述弧形滑轨的径向方向移动的压紧组件;所述底座或所述压紧座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弧形滑轨沿着所述弧形轨道滑动的滑动驱动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工装夹具技术领域,具体的为一种轴类产品柔性夹具。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机械加工能力越来越强,人们对夹具柔性化提出了新要求,即需要夹具来满足加工能力和运输方式。柔性指根据生产工况的需要,工艺装备与工艺路线能满足多种产品的生产需求,缩短产品投放市场时间。柔性夹具指工件的形状和尺寸有一定变化后,夹具还能适应加工需求的应变能力。为更好地适应快速多变的市场需求,制造企业生产系统应具备一定的柔性。夹具是制造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夹具具备一定的柔性可以很好地满足快速换产的需求。柔性夹具由于设计的自动化程度较低,而且没有一般性方法可遵循,因此成为现代制造系统实现柔性的一个难点和瓶颈。
现有的轴类产品夹具一般采用圆弧状的刚性结构,轴类产品放入夹具后,需要使用皮带等辅助夹紧。虽然现有的夹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轴类产品的装夹要求,但仍存在以下不足:
1)一个夹具只能适应一个外径尺寸的轴类产品,当轴类产品的型号种类繁多时,需要分别配备对应的夹具,不仅占用车间或者仓库的空间,而且增加了投资成本;
2)在轴类产品的装夹方式上,还采用人工手动夹紧的方式,浪费人力物力且效率低下;3)夹具与轴类产品是刚性接触,容易损坏产品表面,运输的安全性不能保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类产品柔性夹具,能够满足不同外径尺寸的轴类产品的装夹要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轴类产品柔性夹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对轴类产品施加支撑力的支撑单元,还包括对轴类产品施加压紧力并将轴类产品压紧固定在所述支撑单元上的压紧单元;
所述压紧单元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压紧座,所述压紧座上设有上端开口的弧形轨道和与所述弧形轨道滑动配合的弧形滑轨,且所述弧形轨道的弧度与所述弧形滑轨的弧度之和大于2π,所述弧形滑轨上设有用于向轴类产品施加压紧力的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与轴类产品外表面配合的压紧板和用于驱动所述压紧板沿着所述弧形滑轨的径向方向移动的压紧组件;
所述底座或所述压紧座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弧形滑轨沿着所述弧形轨道滑动的滑动驱动机构。
进一步,所述弧形滑轨的内侧壁上设有内齿,所述滑动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内齿啮合的齿轮和用于驱动所述齿轮转动的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与所述驱动电机传动连接的减速器,所述减速器的输出轴与所述齿轮的转轴之间传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支撑单元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设有用于支撑轴类产品的支撑机构。
进一步,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座顶部的V型支撑槽。
进一步,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的两个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座上的第一电机座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座上设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电机滑动配合安装在所述第一滑轨上;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与其传动连接的第一螺杆,所述支撑座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螺杆螺纹配合的第一螺套,所述第一螺杆的另一端设有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上设有与轴类产品外壁配合的支撑板,所述第一滑轨与所述第一螺杆的轴线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274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循环水的环保高强混凝土
- 下一篇:一种多模态中医脉象采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