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树菇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28903.4 | 申请日: | 2020-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584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钟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和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00 | 分类号: | A01G18/00;A01G18/20 |
代理公司: | 长沙科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03 | 代理人: | 彭乃恩 |
地址: | 4154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树 栽培 方法 | ||
1.一种茶树菇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茶树菇栽培基质的制备:按质量百分含量准备棉籽壳颗粒60~61%、陈旧的柳树木屑10~15%、玉米芯5%~6%、茶饼粉4%~5%、麸皮8%~12%、碳酸钙1%~2%、石灰1%~2%;
将棉籽壳颗粒中加入石灰和水浸泡12~14小时后,再加入陈旧的柳树木屑、玉米芯、茶饼粉、麸皮、碳酸钙,然后边加水边搅拌,直至充分混合搅拌均匀,得到茶树菇栽培基质;
2)装袋:将步骤1)得到的茶树菇栽培基质进行装袋处理,300g/袋;
3)灭菌:装袋后进行灭菌,用Co60γ射线辐照灭菌;
4)接种:灭菌后将茶树菇菌种放入袋内进行无菌接种,得到菌袋;
5)发菌:接种完后的菌袋搬入发菌室进行排场堆叠,并覆膜,待菌丝向四周蔓延,封锁料面并进行翻堆散热,互换位置,使发菌均匀,直至菌丝长满菌袋;
6)催蕾出菇:长满菌袋后利用昼夜温差以及人工创造的干湿差进行强刺激,3~5天后,菌袋表面出现点点细雨水珠,再经2~3天后即可出现密集的白色原基,接着分化成大批菇蕾,然后移至出菇场所进行出菇管理;
7)采收:出菇管理后当菌盖颜色较浅,菌膜未破时即可采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树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按质量百分含量准备棉籽壳颗粒60.5%、陈旧的柳树木屑12.5%、玉米芯6%、茶饼粉5%、麸皮12%、碳酸钙2%、石灰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树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按质量百分比准备棉籽壳颗粒60%、陈旧的柳树木屑15%、玉米芯6%、茶饼粉4%、麸皮12%、碳酸钙1.5%、石灰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树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按质量百分含量准备棉籽壳颗粒61%、陈旧的柳树木屑15%、玉米芯5%、茶饼粉4%、麸皮11%、碳酸钙2%、石灰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树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 中,所述陈旧的柳树木屑为放在室外堆积并经过长期雨淋日晒的柳树木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树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得到的茶树菇栽培基质的含水量为65%~7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树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棉籽壳颗粒与水按质量比1:1.1进行浸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树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辐照剂量为7~12kGy。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树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人工创造的干湿差是指:人工不喷水和喷水形成的干湿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树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出菇场所温度控制在18~24℃,湿度控制在90%~95%并通风,让菇蕾充分生长发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和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和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2890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现磨咖啡机
- 下一篇:一种强剥蚀区的金矿勘探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