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流驱动连续作业煤炭输送管道清理疏通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30886.8 | 申请日: | 2020-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812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陈会涛;冷军发;禹建功;赵武;柴杉杉;管众;何佳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顶山学院 |
主分类号: | F16L55/32 | 分类号: | F16L55/32;F16L55/40;B08B9/051;F03B13/00;H02J7/14;F16L101/12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1 | 代理人: | 朱俊峰 |
地址: | 467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流 驱动 连续 作业 煤炭 输送 管道 清理 疏通 机器人 | ||
一种水流驱动连续作业煤炭输送管道清理疏通机器人,包括本体、蓄电池组、发电装置、清洗装置和PLC控制器,本体同中心设置在煤炭输送管道内,蓄电池组和PLC控制器固定安装在本体上,发电装置固定安装在本体的前侧部,清洗装置安装在本体上并与煤炭输送管道的内壁接触,本体的前侧部和后侧部均固定安装有驱动装置,发电装置与蓄电池组通过防水充电电缆电连接,蓄电池组分别与PLC控制器、清洗装置和两套驱动装置通过防水通电电缆电连接,PLC控制器分别与清洗装置和两套驱动装置通过防水信号电缆信号连接。本发明通过水流动力持续发电为清理工作提供足够电能,保证机器人长期稳定工作,煤炭输送管道内壁上的杂质经两次刮除清理,清理彻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炭输送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水流驱动连续作业煤炭输送管道清理疏通机器人。
背景技术
当煤炭管线常年运行时,管道内壁会附着大量的杂志使管径变小,运输阻力变大,极大的影响了煤炭的输送。严重时有出现管道拥堵的可能性,导致运输阻力增加,输送量降低,造成年耗电量快速增加,大规模运输管线的运输成本年经济损失甚至超过上百万,因此,清除煤炭输送管道内壁上的杂质,保证煤炭输送管道的正常运行,从而降低能耗,提高管道输送能力,对提高煤炭运输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煤炭输送管道的清洗工作常采用管道清洗机器人来完成,管道清洗机器人工作需要电源,供电方式可选择外接电源线供电,也可以选择携带电池供电,由于管道清洗机器人要长距离工作,外部电线很不方便,而电池携带的电量有限,不能保证管道清洗机器人长距离、长时间连续作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流驱动连续作业煤炭输送管道清理疏通机器人,本发明通过水流动力持续发电为清理工作提供足够电能,保证机器人长期稳定工作,煤炭输送管道内壁上的杂质经两次刮除清理,清理彻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流驱动连续作业煤炭输送管道清理疏通机器人,包括本体、蓄电池组、发电装置、清洗装置和PLC控制器,本体为长方体棱柱结构,本体的长度方向沿前后方向水平设置,本体同中心设置在煤炭输送管道内,煤炭输送管道的前端与水源通过水泵连接,煤炭输送管道内的水自前向后流动,蓄电池组和PLC控制器固定安装在本体上,蓄电池组和PLC控制器的外部均固定设置有防水罩,发电装置固定安装在本体的前侧部,清洗装置安装在本体上并与煤炭输送管道的内壁接触,本体的前侧部和后侧部均固定安装有用于驱动本体自后向前移动的驱动装置,两套驱动装置的结构相同且前后对称设置,发电装置与蓄电池组通过防水充电电缆电连接,蓄电池组分别与PLC控制器、清洗装置和两套驱动装置通过防水通电电缆电连接,PLC控制器分别与清洗装置和两套驱动装置通过防水信号电缆信号连接。
本体包括第一连接体、第二连接体和第三连接体,第一连接体、第二连接体和第三连接体均为长方体棱柱结构且由前至后依次设置,第一连接体的后侧面中部一体成型有第一连接柱,第三连接体的前侧面中部一体成型有第二连接柱,第二连接体的前侧面中部开设有第一螺纹盲孔,第二连接体的后侧面中部开设有第二螺纹盲孔,第一连接柱的长度大于第一螺纹盲孔的深度,第二连接柱的长度大于第二螺纹盲孔的深度,第一连接柱的后侧部螺纹连接在第一螺纹盲孔中,第二连接柱的前侧部螺纹连接在第二螺纹盲孔中,第一连接体、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体、第三连接体和第二连接柱均同中心开设有前后对应通透的导向通孔,蓄电池组固定安装在第二连接体上,PLC控制器固定安装在第三连接体上。
发电装置包括四个微型发电机,四个微型发电机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本体的前侧部四个侧面上,四个微型发电机的中心轴均沿前后方向水平设置,每个微型发电机的中心轴前端均固定安装有发电叶轮,四个微型发电机均与蓄电池组通过防水充电电缆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顶山学院,未经平顶山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08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