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接触式机器人抓手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33120.5 | 申请日: | 2020-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247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儒风;李辛;郭治川;李红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通彩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9/06 | 分类号: | B65G49/06;B65G47/91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沈栋栋 |
地址: | 2011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 机器人 抓手 | ||
1.一种非接触式机器人抓手,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器人;
框架,所述框架的中部连接于所述机器人的手臂上;
若干非接触式吸盘,若干所述非接触式吸盘设置于所述框架上,并且,
每一所述非接触式吸盘均具有吸盘主体,所述吸盘主体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吸盘主体的下端面开设有一环形的凹腔,并且所述吸盘主体的上端面上沿其轴向开设有一中心通气孔,同时,于所述吸盘主体的上端面上还沿其轴向开设有若干第一通道,且所述吸盘主体上沿其径向开设有若干与所述第一通道数量一致的第二通道,且所述第二通道连通所述中心通气孔和所述第一通道,另外,所述吸盘主体的下端沿所述凹腔内壁的切向开设有若干与所述第一通道数量一致的第三通道,且所述第三通道连通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凹腔,并且,所述第三通道为阶梯孔,所述第三通道具有大孔端和小孔端,且所述大孔端和所述小孔端的交汇处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所述小孔端背离所述大孔端的一端与所述凹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机器人抓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吸盘固定座,若干所述吸盘固定座设置于所述框架和每一所述非接触式吸盘之间,且一所述吸盘固定座对应一所述非接触式吸盘,所述吸盘固定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框架上,所述吸盘固定座的另一端上安装有一所述非接触式吸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机器人抓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限位块,若干所述限位块分布于所述框架的四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机器人抓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中部设置有法兰安装座,所述法兰安装座的底部与所述框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所述法兰安装座的顶部开设有若干与所述机器人的手臂连接的固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机器人抓手,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吸盘主体上的若干所述第三通道的设置方向一致,均为顺时针方向或均为逆时针方向,且同一所述吸盘主体上的若干所述第三通道均沿顺时针方向布置的为左旋吸盘,同一所述吸盘主体上的若干所述第三通道均沿逆时针方向布置的为右旋吸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非接触式机器人抓手,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框架上的若干所述非接触式吸盘中所述左旋吸盘和所述右旋吸盘的数量相同,并且,所述左旋吸盘和所述右旋吸盘呈交叉方式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机器人抓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密封堵头、第二密封堵头以及第三密封堵头,所述第一通道为盲孔,所述第一通道的孔口位于所述吸盘主体的上端面上,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均为通孔,且所述第二通道的一端的孔口位于所述吸盘主体的侧壁上,所述第二通道的另一端的孔口与所述中心通气孔连通,所述第三通道的所述小孔端的孔口与所述凹腔连通,所述第三通道的所述大孔端的孔口位于所述吸盘主体的侧壁上,并且,所述第一密封堵头堵塞所述第一通道位于所述吸盘主体的上端面的孔口,所述第二密封堵头堵塞所述第二通道位于所述吸盘主体的侧壁上的孔口,所述第三密封堵头堵塞所述第三通道的所述大孔端位于所述吸盘主体的侧壁上的孔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非接触式机器人抓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堵头和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密封堵头和所述第二密封通道以及所述第三密封堵头和所述第三通道之间均为螺纹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接触式机器人抓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主体的上端面上还沿其轴向开设有若干连接于所述吸盘固定座上的安装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机器人抓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主体上且位于所述中心通气孔内设置有快速接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通彩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通彩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312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