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素食代餐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33507.0 | 申请日: | 2020-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199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肖春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支美康国际商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7/10 | 分类号: | A23L7/10;A23L7/20;A23L11/00;A23L11/20;A23L19/00;A23L19/10;A23L25/00;A23L29/30;A23L3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四川)自由***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素食 代餐粉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素食代餐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代餐粉的原料由燕麦、薏苡仁、小麦胚芽、黑米、苦荞、黄瓜籽、南瓜籽、葡萄籽、紫苏籽、木瓜、大枣、山楂、乌梅、山药、芹菜、胡萝卜、黑豆胚芽、黄豆胚芽、花生胚芽、甜乔麦胚芽、松柳胚芽、芦荟、低聚果糖和Υ-氨基丁酸等原料通过烘焙、发酵等方式制备并混合而得。本发明的素食代餐粉能较快获得饱腹感,且有效的延迟饥饿感来临时间;本发明可以起到一定的减少低密度脂蛋白的效果,并有一定抗氧化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功能性食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减肥功能的素食代餐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代餐粉是一种由谷类、豆类、薯类食材等为主,其它属类植物的根、茎、果实等可食用部分为辅制成的一种单一或综合性冲调粉剂产品。通常而言,代餐粉可以作为减肥的辅助用品。然而,目前市面上的减肥代餐粉往往无法提供较好的饱腹感以及抗饥饿效果,导致人们容易饥饿,反而增加了进食量,从而难以起到很好的减肥效果。另外,现有的代餐粉对于肥胖患者通常具有的血脂高的问题没有辅助治疗作用,难以得到很好的推广。
因此,本领域继续一种能有提供良好饱腹感、抗饥饿效果好以及具有降脂辅助效果的代餐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和市场需求,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素食代餐粉,该素食代餐粉以植物源食物为原料,符合绿色健康饮食风尚;重要的是,该素食代餐粉具有降脂、抗氧化效果,能显著的延迟饥饿感,不仅可以作为减肥代餐食品,还具有一定的降脂的辅助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减肥功能的素食代餐粉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准备烘焙原料粉:
按照重量份计,将3~4份燕麦、3~4份薏苡仁、0.5~1.5份黑米、0.5~1.5份苦荞、0.5~1.5份小米、0.5~1.5份藜麦、0.5~1.5份红曲米、0.2~0.5份黑大豆、0.2~0.5份鹰嘴豆、0.2~0.5份白扁豆、0.2~0.5份赤小豆、0.2~0.3份黄瓜籽、0.2~0.3份南瓜籽、0.2~0.5份葡萄籽、0.2~0.3份紫苏籽、0.5~1.5份黑芝麻、0.3~0.5份松子仁、0.3~0.5份核桃仁、0.3~0.5份杏仁和0.2~0.3份决明子混合,于35~40℃下烘干之后,于165~185℃下烘焙5~8分钟,之后进行超微粉破碎,所得超微粉的粒度为10~20μm;
(2)准备发酵原料粉
按重量份计,将3~8份马齿苋、3~8份牛蒡根、1~3份蛹虫草、1~3份人参、1~3份黄精、1.5~3份桑椹、1~3份枸杞子、1.5~3份酸枣仁、1~3份莲子、1~3份百合、1~3份芡实、1~3份葛根、1~3份龙眼肉、1.5~3份罗汉果、1.5~3份砂仁、1.5~3份栀子、0.5~1.5份白芷、0.5~1.5份玉竹、0.2~0.5份益智仁、1.5~3份荷叶、0.5~1.5份佛手、0.5~1.5份覆盆子、0.5~1.5份蒲公英、0.5~1.5份桔梗、0.3~0.8份甘草、0.3~0.8份榛蘑、0.2~0.3份猴头菇、0.2~0.3份黑木耳、0.2~0.3份银耳、0.2~0.3份松茸、0.5~1.5份茯苓、0.3~0.8份香菇、0.3~0.8份金针菇、0.5~1.5份金顶侧耳、0.5~1.5份海带、0.2~0.3份芹菜、0.3~0.8份芦荟、0.2~0.3份重瓣红玫瑰、0.2~0.3份菊花、0.2~0.3份茉莉花、0.2~0.3份金银花和0.2~0.3份桂花混合,按固液体积比1:0.6,加入水获得发酵底物,按重量比1%接种发酵乳杆菌,于35~37℃下,发酵20~25小时,取发酵所得物,冻干后磨成粉末;所述发酵乳杆菌的保藏号为CCTCC NO:M 2015807;
(3)准备果干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支美康国际商贸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支美康国际商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35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蓄电池打底胶及其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超声科检查用防辐射隔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