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水混合冷却电机系统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33898.6 | 申请日: | 2020-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97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高一;赵慧超;徐德才;李全;刘金锋;文彦东;张颖;苍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9/19 | 分类号: | H02K9/19;H02K3/24;H02K1/32;H02K5/20;H02K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林波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水 混合 冷却 电机 系统 车辆 | ||
本发明涉及驱动总成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油水混合冷却电机系统及车辆。电机系统包括壳体、定子和转子。第一油道开设于壳体上并延伸至壳体与定子铁芯之间;喷油件设于壳体的内侧并位于定子铁芯端部,冷却油能由喷油孔至少喷射至端部绕组;水道开设于壳体上并与至少部分第一油道层叠交错;导油件设于转子轴上并位于转子铁芯端部;第二油道包括转子轴上的进油流道、转子铁芯与磁钢之间的磁钢冷却流道及导油件上的导油流道和第一甩油流道,导油流道连通进油流道和磁钢冷却流道,冷却油经第一甩油流道至少甩至端部绕组。车辆包括电机系统。本发明同时对定子铁芯、端部绕组及磁钢冷却,水冷加油冷的组合方式对定子铁芯和端部绕组进行冷却,冷却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驱动总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水混合冷却电机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电驱系统也向高速、高功率的方向发展,对电机冷却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水冷电机通过冷却壳体进而对定子铁芯冷却,而对于散热严重的定子绕组端部无法直接冷却,绕组的热量只能通过空气传导至壳体上进行冷却,冷却效果较差。传统油冷电机大部分只针对定子绕组端部进行冷却,而对于定子铁芯和转子磁钢则无法进行有效冷却,同时传统油冷电机还需要增加冷却器对油进行冷却,成本高,占用空间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水混合冷却电机系统及车辆,能够对定子铁芯、定子绕组及转子磁钢同时冷却,冷却效果好,且成本低,占用空间小。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油水混合冷却电机系统,包括:
壳体;
定子,插装于所述壳体的内侧,所述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和端部绕组;
转子,插装于所述定子的内侧,所述转子包括转子轴、嵌装于所述转子轴上的转子铁芯以及埋设于所述转子铁芯内部的多个部位并轴向延伸的多个磁钢;
第一油道,开设于所述壳体上并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内壁与所述定子铁芯的外壁之间;
喷油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侧,并位于所述定子铁芯的端部,所述喷油件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油道连通的喷油孔,冷却油能由所述喷油孔至少喷射至所述端部绕组;
水道,开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水道与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油道层叠交错设置;
导油件,设置于所述转子轴上,并位于所述转子铁芯的端部;
第二油道,包括:
进油流道,开设于所述转子轴上;
磁钢冷却流道,轴向贯穿地开设于所述转子铁芯与所述磁钢之间;
连通的导油流道和第一甩油流道,均开设于所述导油件上,所述导油流道将所述进油流道和所述磁钢冷却流道连通,冷却油能由所述第一甩油流道至少甩至所述端部绕组。
作为油水混合冷却电机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油道分布于所述壳体的整个周向,所述壳体上开设有所述水道的区域面积占所述壳体的外周面积的三分之二。
作为油水混合冷却电机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油道包括:
周向进油流道,设置于所述壳体的轴向的中部;
多个径向进油流道,沿所述壳体的周向间隔设置,每个所述径向进油流道均与所述周向进油流道连通,每个所述径向进油流道均包括开设于所述壳体上的第一径向进油槽以及开设于所述定子铁芯的外壁上并与所述第一径向进油槽相对应的第二径向进油槽;
所述水道与所述径向进油流道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38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