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等时定位监测的道路通行时间估计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36267.X | 申请日: | 2020-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83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邱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1S19/52;G01S19/42;G01C21/34;G01C21/20;G01C2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华智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0 | 代理人: | 代维凡 |
地址: | 61003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定位 监测 道路 通行 时间 估计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等时定位监测的道路通行时间估计系统及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统计城市路网的交叉路口的个数,将每两个交叉路口之间的路段设定为一个通行段;使用中央服务器收集所有车辆的GPS导航路线,分析每个导航路线包含的通行段,统计每个通行段的通行耗时数据;利用参考车辆的GPS导航系统规划导航路线,确定每个导航路线包含的通行段;选定每个导航路线的通行段的预算时间,提取对应通行段的通行耗时平均值,将每个通行段上的耗时累加得到通行总时长;每经过一个通行段,对所有导航路线的通行段再次进行耗时统计;本方案整理计算得到未来某一车次在某一时段通过目标路网的某路段某路口某方向的通行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参考车辆空间位置采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等时定位监测的道路通行时间估计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道路通行时间的准确估计和预测对于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是至关重要的,其目标在于计算准确的道路网通行时间信息,以便选择道路网中更好的路线使通行时间最小。若欲准确评估路段通行时间,最核心的就是从道路传感器中获取良好的车辆实时信息。
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的道路通行时间估计系统只能实时根据车辆 GPS导航定位系统获得当前离散的车辆速度和位置信息,因此在估算道路通行时间是,只按照当前导航路线上的车辆分布情况预测道路通行时间,当前导航路线上的车辆分布少,则预测通行时间短,当前导航路线上的车辆分布多,则预测通行时间长。
因此现有道路通行时间估计系统还存在的具体缺陷如下:
(1)缺少系统统计离散车辆的通行时间信息数据,因此无法根据离散的车辆信息预测当前时间的道路通行时间,道路通行时间估计误差大,准确度低;
(2)只能选定一个导航路线,无法实施根据道路通行时间,自主改变导航线路,因此灵活性小,导致道路通行时间延长。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等时定位监测的道路通行时间估计系统及方法,通过计算统计时间内的导航路线通行耗时,可预测到未来某一车辆在某一时段通过目标路网的某路段某路口某方向的通行时间,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道路通行时间预测不准确,无法实施根据道路通行时间,自主改变导航线路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的实施方式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等时定位监测的道路通行时间估计系统,包括设置在不同车辆上的路线采集前端,以及收集处理多个路线采集前端数据的中央服务器,所述中央服务器根据路线采集前端的导航路线,将每个导航路线按照相邻两个红绿灯之间的路线分为若干个分阶通行段,所述路线采集前端对每个分阶通行段划分为红路灯等待路段和正常通行路段,所述红路灯等待路段的等待时间保存在数据库I内,所述正常通行路段的汽车通行时间保存在数据库II内;
所述路线采集前端包括车辆GPS导航系统和计时时钟;
所述红路灯等待路段的等待时间按照直行、左拐和右拐分类保存在所述数据库I内,并将每一类的等待时间按照先后顺序顺次排列;
所述正常通行路段的等待时间按照直行、左拐和右拐分类保存在所述数据库II内,并将每一类的等待时间按照先后顺序顺次排列;
所述车辆经过正常通行路段或红路灯等待路段的通行时间平均值存储在数据库III内。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正常通行路段或红路灯等待路段的通行时间平均值默认为当前时间的前半小时内的通行时间平均值。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GPS导航系统在红路灯等待路段的驶入端和驶出端均设有用于触发计时时钟重新计时的触发单元。
本发明另一方面的实施方式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等时定位监测的道路通行时间估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0、统计城市路网的交叉路口的个数,将每两个交叉路口之间的路段设定为一个通行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62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