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自动充电站的安全防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37085.4 | 申请日: | 2020-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22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丁柏闻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L53/60 | 分类号: | B60L53/60;B60L53/16;H01R13/40;H01R13/633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2 | 代理人: | 段宇 |
地址: | 118009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自动 充电站 安全 防护 方法 | ||
1.一种汽车自动充电站的安全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充电站的顶部设置摄像监控系统、温度传感器以及烟雾传感器,摄像监控系统通过无线网络与用户的手机端连接,进行实时监测车辆的充电情况;
S2、汽车充电口处安装防护气囊,当温度传感器接受到高于阈值的温度信号时,将信号传输给手机端,提醒用户异常情况,当烟雾传感器检测到烟雾信号时,将信号传输给手机端,提醒用户异常情况,同时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端信号控制防护气囊充气;
S3、防护气囊迅速膨胀将充电插头(1)从汽车上的充电口处排开,同时防护气囊炸裂,其内部的双向解球(61)掉落并与充电插头(1)吸附;
S4、在高温作用下双向解球(61)逐渐溶解,其内部的绝缘贴附颗粒(7)洒落,包裹在充电插头(1)外表面,实现绝缘防护,减少漏电的可能性;
S5、手机端用户同时可以及时通知消防人员及时进行消防救助,缩小火灾影响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自动充电站的安全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气囊包括包裹囊(51)以及与手机端信号连接的智能充气口(52),所述防护气囊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内顶角棒,所述内顶角棒与包裹囊(51)内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自动充电站的安全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插头(1)靠近汽车充电口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尖刺(4),所述尖刺(4)与防护气囊相对,且尖刺(4)位于防护气囊上下边缘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自动充电站的安全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插头(1)的导电端外表面包裹有磁吸层(3),所述磁吸层(3)与内顶角棒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自动充电站的安全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顶角棒包括导热撑杆(62),所述双向解球(61)连接在导热撑杆(62)端部,所述双向解球(61)与包裹囊(51)内壁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自动充电站的安全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贴附颗粒(7)填充在双向解球(61)内部,所述绝缘贴附颗粒(7)为内部填充有磁粉的聚酰亚胺球,所述双向解球(61)与导热撑杆(62)连接处设有预溶层(9),所述预溶层(9)贯穿双向解球(61)并延伸至双向解球(61)内,所述导热撑杆(62)但不嵌入至预溶层(9)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自动充电站的安全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撑杆(62)位于预溶层(9)内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延伸导热杆(10),所述延伸导热杆(10)为导热材料制成,所述预溶层(9)为热熔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自动充电站的安全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解球(61)内壁设有内导热网,所述内导热网包括贴附在双向解球(61)内壁的多个相间分布的导热丝(82)和聚热点(83),多个所述导热丝(82)和聚热点(83)相互固定连接,所述聚热点(83)处固定连接有内嵌发热杆(81),所述内嵌发热杆(81)嵌入至双向解球(61)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汽车自动充电站的安全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嵌发热杆(81)嵌入双向解球(61)内的深度不低于双向解球(61)厚度的一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未经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708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