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自动规避后方障碍物的新能源汽车车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37096.2 | 申请日: | 2020-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61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杨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05F15/40 | 分类号: | E05F15/40;E05F15/53;E05F15/73;B60J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2 | 代理人: | 段宇 |
地址: | 118009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规避 后方 障碍物 新能源 汽车 车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自动规避后方障碍物的新能源汽车车门,属于汽车车门防护技术领域。一种可自动规避后方障碍物的新能源汽车车门,包括车体和车门本体,所述车门本体的外壁和侧壁分别设有第一位置传感器和第二位置传感器,所述车体内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与第一位置传感器和第二位置传感器相配合的微型气缸,两个所述滑动块与第一连接块的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两个所述滑动块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块,所述棘爪与滑轮相配合;本发明可自动检测车门本体后方以及侧后方的移动物,从而限制车门打开,避免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人员伤亡事故发生的概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车门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自动规避后方障碍物的新能源汽车车门。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随着汽车产业迅速发展,汽车的保有量和使用率日益升高,针对汽车安全系统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人们意识中一直以为行驶状态中的汽车才可能对路人造成伤害,但事实上停驶的车辆,如果在不恰当的地点、不恰当的时间,以不恰当的方式打开车门,也会具有很大的杀伤力,因为车门不合时宜的开启所造成的事故屡见不鲜,例如:由于车门开启,后方移动非机动车由于躲闪不及,撞向车门所造成的人员伤亡事故;为此,基于上述由于车门的不恰当打开所造成的事故,提出一种可自动规避后方障碍物的新能源汽车车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出的一种可自动规避后方障碍物的新能源汽车车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自动规避后方障碍物的新能源汽车车门,包括车体和车门本体,所述车门本体转动连接在车体上,所述车体上设有转动轴,所述车门本体转动连接在转动轴上,所述车门本体的外壁和侧壁分别设有第一位置传感器和第二位置传感器,所述车体内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与第一位置传感器和第二位置传感器相配合的微型气缸,所述微型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外壁滑动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凹槽内还放置有滑动块,两个所述滑动块与第一连接块的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两个所述滑动块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滑轮,所述转动轴的外壁设有棘轮,所述凹槽内转动连接有与棘轮相配合的棘爪,所述棘爪与滑轮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推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推杆的外壁套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连接在固定板与第一连接块之间。
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之间设有限位杆,两个所述滑动块滑动连接在限位杆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块上设有凹孔,所述第一连杆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凹孔内,所述推杆的外壁还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第一连接块的底部外壁相抵。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内设有圆孔,所述圆孔内滑动连接有细杆,所述细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细杆的外壁套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连接在固定杆与压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滑动块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插板,所述限位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设有长槽,所述长槽内转动连接有第二插板,带动第一插板与第二插板相互卡接,所述第二插板与长槽的底部内壁之间设有第四弹簧。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上滑动连接有压块,所述压块的底部设有凸块,所述压块的底部与第二插板相抵,所述压板与压块的顶部相配合,所述滑动块的外壁还设有插杆,所述限位块上设有与插杆相配合的插孔。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块与限位块之间设有伸缩杆,所述第二连接块的底部连接有框板,所述滑轮转动连接在框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未经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70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