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配线断线的修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38659.X | 申请日: | 2020-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803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前昌弘;蒋雷;谢超;杨宇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中电熊猫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62 | 分类号: | G02F1/1362;G02F1/1343;H01L27/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张娜;臧建明 |
地址: | 6102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阵列 显示 面板 断线 修复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配线断线的修复方法。本发明提供的阵列基板,在数据线或扫描线存在缺陷断裂时,利用修补线将数据线或扫描线的断裂区域的两端连通,进行修复,同时通过在像素电极的各个侧边设置缺口的方式,使得分割线的两端与缺口连通,从而在分割线将修补线与像素电极分割开来的同时,避免了在分割线的两端存在像素电极的残留,消除了因像素电极残留而导致的辉点,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显示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配线断线的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液晶显示器等平面显示装置因具有体积薄、重量轻、画面质量优异、功耗低、寿命长、数字化和无辐射等优点在各种大、中、小的产品上得到广泛应用几乎涵盖了当今信息社会的主要电子产品。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是由彩色滤光片基板、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以及配置于两基板间的液晶层所构成。目前在阵列基板的制作过程当中,由于生产工序复杂,受生产工艺及厂房环境因素的影响,阵列基板的中的配线,例如数据线、扫描线等经常会发生断线缺陷,导致在显示画面中产生黑线,严重影响画面显示质量,此时需要对阵列基板中发生断线的配线进行修复,配线断线修复方法主要是在断线处的两侧形成金属修补线将断线的配线连接起来。
现有技术中,通过在修补线外围形成一个剥除区域,将金属修补线和像素电极断开,而由于像素电极的边缘存在凸起结构,因此在剥除区域两端边缘会有像素电极残留,同时由于修补线产生的电容效应,使得修补线对应的像素电极的局部出现辉点,其后,现有技术主要通过存储电容线和漏极短接的方式来消除辉点。
然而,现有技术的辉点修复方式直接将像素电极拉低,使得修补线对应的像素电极局部黑点化,影响了显示器的显示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配线断线的修复方法,解决了剥离区域两端像素电极残留的问题,消除了辉点的现象,同时保证了显示面板的显示质量。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包括数据线、扫描线和存储电容线,数据线和扫描线纵横交错排布并限定出多个像素区域,每个像素区域内均设有像素电极,像素电极和存储电容线在阵列基板的厚度方向具有重叠部分,数据线或扫描线设置有修补线,修补线的两端连接在数据线或扫描线上的断裂区域的两侧,以使断裂区域两侧的数据线或扫描线通过修补线连接;像素电极的边缘设置有多个缺口,缺口沿存储电容线向像素区域凹陷;像素电极包括切割形成的保留区域,保留区域和修补线互不重叠,且保留区域的分割线边缘的两端分别和两个缺口连通,使得保留区域的分割线的两端不需要跨越像素电极边缘的凸起结构,解决了剥离区域两端像素电极残留的问题,消除了辉点的现象。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发明提供的阵列基板,缺口的深度大于存储电容线的宽度,以使缺口沿存储电容线的宽度方向往像素区域凹陷,这样缺口在向像素电极内部延伸时,便会跨过像素电极边缘凸起结构,从而分割线的两端与缺口连通时,不会在凸起结构的边缘存在像素电极残留。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发明提供的阵列基板,多个缺口分布在像素电极的周侧,这样不同位置的断线可以与不同侧的缺口连通,从而避免了保留区域分割线所分割的区域尽量贴合修补线及像素电极的边缘,从而保证了开口率。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发明提供的阵列基板,修补线的两端均连接在同一像素区域内,保留区域的分隔边缘两端分别和两个位于像素区域同一侧的缺口连通;或者,
修补线跨越相邻两个像素区域,保留区域的分隔边缘的两端分别和两个位于像素区域的不同侧的缺口连通。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发明提供的阵列基板,多个缺口包括第一缺口、第二缺口、第三缺口和第四缺口;第一缺口设置在像素电极的背离薄膜晶体管的一侧的侧边上,第二缺口设置在像素电极的朝向薄膜晶体管的一侧的侧边上,第三缺口设置在像素电极的朝向修补线端部的一侧的侧边上,第四缺口设置在像素电极的背离修补线端部的一侧的侧边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中电熊猫显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中电熊猫显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86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从苦笋壳中提取甾醇类化合物的方法
- 下一篇:双曲拱桥增大截面的加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