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39550.8 | 申请日: | 2020-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55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林源远;蔡金殿;刘凯;钟建德;刘用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燕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3/00 | 分类号: | E01C3/00;E01C11/22;E03B3/02;E03F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绵 城市 雨水 回收 利用 系统 | ||
1.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包括路基层(1),所述路基层(1)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碎石层(101)、砂垫层(102)、透水砖层(103),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砖层(103)为若干透水砖(2)拼接组成,所述砂垫层(102)和透水砖层(103)之间设有用于安装透水砖(2)的支撑层(3),所述支撑层(3)包括若干个连接块(4)依次连接而成,所述相邻的连接块(4)之间设有用于将相邻的连接块(4)连接在一起的连接部(5),所述连接块(4)上开设有用于安装透水砖(2)的卡槽(6),所述透水砖(2)卡接于卡槽(6)后,透水砖(2)的上端有延伸出连接块(4)上端的部分,且相邻的透水砖(2)之间的缝隙填充有混凝土连接层(7),所述连接块(4)和透水砖(2)之间设有蓄水腔(8),所述蓄水腔(8)设有溢流件(9),用于将多余的水排出蓄水腔(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腔(8)包括开设于透水砖(2)下端面的空腔(81),所述溢流件(9)包括设于卡槽(6)底面且向上延伸的凸柱(91),所述凸柱(91)为内部中空结构,所述凸柱(91)设有用于将凸柱(91)内的水排入砂垫层(102)的渗水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部包括开设于卡槽(6)底面的开孔(92),所述开孔(92)位于凸柱(91)内底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柱(91)的上端设有用于遮盖凸柱(91)上开口的遮盖件(10),所述遮盖件(10)为设于凸柱(91)上端的浮板(11),所述凸柱(91)和浮板(11)之间设置有限位杆(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5)为卡槽(6)的侧壁,所述相邻的侧壁之间设有锁紧件(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13)包括穿设过连接块(4)的侧壁,并螺纹连接于相邻的连接块(4)的侧壁上的螺栓(1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4)和螺栓(14)均为工程塑料材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砖(2)的侧壁开设有插接孔(17),所述螺栓(14)螺纹连接于连接块(4)的侧壁上时,螺栓(14)的端部能够插接进插接孔(17)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燕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燕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955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