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毛囊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42603.1 | 申请日: | 2020-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35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单延红;李珈莹;郭华;于沛勇;张建中;刘潇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银丰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5/0775 | 分类号: | C12N5/0775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邦菁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2214 | 代理人: | 于晓庆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毛囊 间充质 干细胞 培养 方法 | ||
一种毛囊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方法,属于生物领域,本发明的一种毛囊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获取原代毛囊组织块;步骤二、将获取的原代毛囊组织块接种于细胞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处理;步骤三、对扩增的细胞进行生物学鉴定,结果显示:(1)细胞贴壁;(2)细胞表型CD44+≥95%,CD105+≥95%,CD45+≤2%,CD34+≤2%;(3)可成脂、成骨、成软骨。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毛囊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提高毛囊间充质干细胞在培养过程中的扩增能力,取材方便,取材痛苦小、来源丰富、分离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毛囊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最早发现于骨髓,现已被证实存在于机体的多种组织器官中,是一群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多能干细胞。
牙髓、脂肪、外周血的间充质干细胞或存在细胞数量少的问题,或存在有创的问题,或存在受身体健康情况限制的问题而无法实现自体间充质干细胞的应用。因此,寻找新的间充质干细胞并成功培养是非常必要的。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毛囊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方法,以解决目前现有自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局限性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一种毛囊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获取原代毛囊组织块;
步骤二、将获取的原代毛囊组织块接种于细胞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处理;
步骤三、对扩增的细胞进行生物学鉴定,结果显示:(1)细胞贴壁;(2)细胞表型CD44+≥95%,CD105+≥95%,CD45+≤2%,CD34+≤2%;(3)可成脂、成骨、成软骨。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步骤一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提取9个以上完整毛囊,清洗后用组织剪机械剪切成碎块。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步骤二中,所述细胞培养基为含有5%血清替代品的无血清培养基。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步骤二中,所述细胞培养基中含有表皮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含量比为1:1:1:1。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表皮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细胞培养基中的含量均为10~25ng/ml。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步骤二中,培养处理条件为:温度为37℃,CO2浓度为5%。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步骤二中,培养处理过程中不使用胰酶或胶原酶,直接将获取的原代毛囊组织块接种于细胞培养基中。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步骤二中,在培养处理过程中,原代组织块7天之内不做任何处理,第7天半量换液,第10天实现至少3个克隆细胞团块的爬出。第10天传代,之后每隔三天传代。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毛囊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方法所获取的毛囊间充质干细胞。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毛囊间充质干细胞及其培养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毛囊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银丰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吉林省银丰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426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