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同时检测艾滋病毒1、2型病毒以及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1、2型的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46256.X | 申请日: | 2020-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61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李育修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育德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70 | 分类号: | C12Q1/70;C12Q1/686;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王熙文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时 检测 艾滋病毒 病毒 以及 人类 淋巴细胞 白血病病毒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同时检测艾滋病毒1、2型病毒以及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1、2型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从网络的基因数据库中,分别取得艾滋病毒1、2型病毒、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1、2型的基因序列;根据上述的基因序列设计各型病毒的引物和探针;使用RNA提取试剂将各型病毒的RNA提取后,将提取的各型病毒的RNA反转录为互补DNA模板;加入上述设计的各型病毒的引物和探针,进行聚合酶连锁反应放大增幅;根据各型病毒探针上所带的荧光物质的不同,如果检测结果为阳性,则检测人员可以根据聚合酶连锁反应所产生的荧光波长判断所检测到的病毒是四种病毒中的哪一种。该方法操作简单,可同时检测多种病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同时检测艾滋病毒1、2型病毒以及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1、2型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细胞产品根据细胞来源可分为自体细胞治疗与异体细胞治疗,自体细胞治疗指的是将病人的细胞从人体内抽取出来,经过纯化或修饰后培养再注射回病人自己身上,例如2019年美国FDA批准的Maci疗法或是诺华的Kymriah、凯特的Yescarta之类的CAR-T治疗都是属于自体细胞治疗;而异体细胞治疗则是将捐献者的细胞从人体内抽取出来,经过纯化或修饰后培养再注射回接受者的体内,例如日本JCR制药公司的异体间充质干细胞产品Temcell或是AllogeneTherapeutics公司正在发展的CAR-T疗法。异体细胞疗法相较异体细胞疗法虽然有比较广的应用性与成药性但是风险也相对比较大,除了免疫排斥的风险还有捐献者与接受者间的疾病传染风险,因此,各国药监单位对于异体细胞疗法类的产品都规定有其病毒筛检项目。
基本上,各国的病毒筛检项目都是依造潜在的风险来设立,其中体液传染的病毒尤其受到药监单位的关注。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体液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引起,艾滋病病毒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因此,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可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则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发现的第一个人类逆转录病毒,有1型和2型之分,分别是引起T细胞白血病和毛细胞白血病的病原体,也可通过体液传染。由于这两种病毒借由异体细胞疗法传播的可能性较高且危害较大,几乎目前各国的药监单位均将其列为异体细胞疗法产品的必检项目。
目前发展异体细胞疗法的药企一般均是以反转录PCR的方式对这些病毒进行检测,每个检测需要5×106个细胞,检测4个病毒就是2×107个细胞,由于细胞的体外培养不易,这个数量的细胞对于异体细胞疗法来说是很沉重的,因此,研究一种可同时检测多种病毒的检测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同时检测艾滋病毒1、2型病毒以及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1、2型的检测方法,该方法使用带有四种不同荧光物质的病毒探针在同一个聚合酶连锁反应中,在5×106个细胞中同时检测艾滋病毒1、2型病毒与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1、2型四种病毒。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同时检测艾滋病毒1、2型病毒以及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1、2型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从网络的基因数据库中,分别取得艾滋病毒1、2型病毒、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1、2型的基因序列;
(2)根据上述的基因序列设计各型病毒的引物和探针;
(3)使用RNA提取试剂将各型病毒的RNA提取后,将提取的各型病毒的RNA反转录为互补DNA模板;加入上述设计的各型病毒的引物和探针,进行聚合酶连锁反应放大增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育德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育德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462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