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行李箱盖缓冲件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46597.7 | 申请日: | 2020-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269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韦佑喜;韦荏文;黄汉;叶家乐;陈永艺;黄初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特斯途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10 | 分类号: | B62D25/10;B62D25/12 |
代理公司: | 合肥信诚兆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59 | 代理人: | 邓勇 |
地址: | 545036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行李箱 缓冲 | ||
本发明涉及汽车车身设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行李箱盖缓冲件,其安装在一汽车行李箱盖钣金内板上,汽车行李箱盖钣金内板安装在一车身上。当汽车行李箱盖钣金内板在车身上关闭时,缓冲件用于对处于关闭状态的行李箱钣金内板进行缓冲及限位,车身上开设有与缓冲件相应的插槽。插槽的槽壁内相对开设有两个卡槽。通过车身相应位置上开设的供缓冲件插入的插槽,并且壳体上设置环形凹槽、橡胶环等部件的相互配合,可对插入插槽内的壳体进行固定,使缓冲件与车身相应部位间的连接更加稳固,避免出现汽车行李箱盖出现磕碰车身、后尾灯或者后保险杠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车身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行李箱盖缓冲件。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人们对于汽车的安全以及维修、维护也越来越重视。然而,在现有的汽车制造中,对于汽车行李箱碰撞方面的防护措施,通常是在汽车行李箱盖钣金内板与相应的车身之间加装一个缓冲件,从而可在汽车行李箱锁止后,对处于关闭状态的行李箱钣金内板起到缓冲及限位作用,使行李箱盖钣金内板不与周边零部件磕碰,保证车辆行驶过程中行李箱盖的稳定性。
而当行李箱钣金内板在车身上处于关闭状态时,现有的缓冲件与车身相应部位间的安装不够稳定,尤其是当汽车在极差路面上行驶时,汽车行李箱盖易出现磕碰车身、后尾灯或者后保险杠的情况。并且现有缓冲件内的弹性部件多为弹簧或者弹性橡胶,在长时间的使用后,弹簧或者弹性橡胶会由于自身疲劳强度的变化,而相应出现弹力下降的状况,影响了缓冲件在行李箱盖钣金内板与车身间的使用效果。
发明内容
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缓冲件与车身相应部位间的安装不够稳定、缓冲件的弹性部件在长时间使用后,弹性下降而影响缓冲件使用效果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行李箱盖缓冲件。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汽车行李箱盖缓冲件,其安装在一汽车行李箱盖钣金内板上,所述汽车行李箱盖钣金内板安装在一车身上;当所述汽车行李箱盖钣金内板在所述车身上关闭时,所述缓冲件用于对处于关闭状态的所述行李箱钣金内板进行缓冲及限位,所述车身上开设有与所述缓冲件相应的插槽;所述插槽的槽壁内相对开设有两个卡槽;
所述缓冲件包括与所述插槽插接配合的壳体,所述壳体固定在所述汽车行李箱盖钣金内板上;所述壳体上环绕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上覆盖有完全封闭其槽口的橡胶环,所述橡胶环的环壁内表面与所述环形凹槽的槽壁之间形成充压通道;
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塞槽一和塞槽二,所述塞槽一内上下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活塞一和活塞二;所述活塞一、活塞二与所述塞槽一的内壁之间形成腔体一;所述活塞二的底部固定有顶杆,所述顶杆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塞槽一、壳体后固定有压板,所述顶杆上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活塞二底部和所述塞槽一内壁底部;所述塞槽二内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活塞三,所述活塞三将所述塞槽二的内部上下分隔为腔体二和腔体三;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调整所述活塞一在所述塞槽一内相对位置的调节组件;
所述腔体一内收容有流体一,所述腔体三内收容有流体二;所述塞槽一与塞槽二之间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腔体一与所述腔体二的导管;所述腔体三与所述充压通道相连通;
其中,通过调整所述活塞二在所述塞槽一内的相对位置,使所述流体一通过导管挤压流入所述腔体二内,迫使所述活塞三在所述塞槽二内相对移动,并使所述流体二被挤压流入所述充压通道,以使所述橡胶环膨胀变形后与相应的所述卡槽挤压配合。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的底部开设有用于收容所述压板的板槽。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螺杆,所述螺杆垂直固定在所述活塞一的顶部,所述螺杆的另一端穿出所述塞槽一后套接有与其螺纹配合的套筒,所述套筒的另一端转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壁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特斯途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特斯途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465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平结构的拆除清运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标签模块芯片中空封装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