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人机投弹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48007.4 | 申请日: | 2020-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270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邱胜蓝;陈龙;周金安;伍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智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1/06 | 分类号: | B64D1/06;B64D7/04 |
代理公司: | 成都巾帼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60 | 代理人: | 邢伟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机 投弹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机投弹装置,它包括投弹模块和挂接模块,挂接模块包括多个与容纳腔(53)相对应的投弹机构(60),每个容纳腔(53)内均设置有一个投弹机构(60),弹体锁紧机构包括推顶杆座(18)、推顶杆弹簧(19)、推顶杆(20)、推顶锁舌弹簧(21)、定位轴(22)和推顶锁舌(23),所述推顶杆座(18)固设于底座(6)的端面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紧凑、可选择性投部队用常规弹、能够同时悬挂多个不同类型的部队用常规弹、装弹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投掷部队配备的常规弹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无人机投弹装置。
背景技术
手雷、爆震弹、雾弹、催泪弹等均为部队配备的常规弹,常规弹均包括弹体1、拉环2和保险销3,保险销3安装在弹体1的顶部,拉环2安装在保险销3上,如图1~2所示分别为手雷和爆震弹的结构示意图。而在实际投掷过程中,警用人员经常会遇到投掷环境差的情况,即无法人为投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目前采用技术逐渐成熟的无人机进行投掷,利用无人机进行投掷爆震弹、烟雾弹、手雷等,不仅可以在恶劣条件下进行投弹,而且还可以减少执行任务人员伤亡,此外投掷更准确快速。目前,市面上的投弹无人机只能投掷专用弹,弹是专用的电激发的弹(专用弹),非部队常规配备。此外,一个无人机只能悬挂一个手雷或爆震弹,而无法同时悬挂多个不同类型的弹,存在使用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可选择性投部队用常规弹、能够同时悬挂多个不同类型的部队用常规弹、装弹安全可靠的无人机投弹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无人机投弹装置,它包括投弹模块和挂接模块,所述挂接模块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固设于无人机机身的底部,壳体的底部开设有前后贯通的凹形腔,凹形腔的底部固设有纵向隔板,纵向隔板与壳体的两侧壁之间固设有横向隔板,横向隔板和纵向隔板将凹形腔分隔为多个容纳腔,每个容纳腔内且位于横向隔板的端面上均固设有连接器母头,每个容纳腔的左右侧壁上均固设有纵向设置的锁紧凸台,所述壳体的顶部固设有两个侧板,两个侧板分别与壳体的前后端面平齐,两个侧板的顶部均开设有多个分别与容纳腔相对应的条形槽,条形槽内设置有与其配合的滑块,滑块的端面上固设有位于侧板外侧的投弹机构锁舌;
所述挂接模块包括多个与容纳腔相对应的投弹机构,每个容纳腔内均设置有一个投弹机构,所述投弹机构包括上壳、下壳、底座和顶部罩子,所述下壳和顶部罩子均固设于底座的前端面上,且顶部罩子设置于下壳的上方,上壳设置于上壳的前侧,上壳的一侧面经铰链座铰接于下壳上,上壳另一侧面与下壳之间设置有锁紧结构;所述上壳的后端面上开设有弹仓A,上壳的端面上开设有连通弹仓A的保险销卡槽A,保险销卡槽A水平设置,上壳的顶部开设有连通弹仓A的半圆槽A;所述下壳的前端面上开设有弹仓B,弹仓B与弹仓A相对立设置,下壳的端面上开设有连通弹仓B的保险销卡槽B和拉环槽,拉环槽与保险销卡槽B垂直设置,保险销卡槽B与保险销卡槽A相对立设置,下壳的顶部开设有连通弹仓B的半圆槽B,半圆槽B与半圆槽A相对立设置,下壳的顶部还开设有贯穿其端面上的凹槽;所述下壳的后端部与底座之间形成有腔体;
所述顶部罩子内设置有弹体锁紧机构,所述弹体锁紧机构包括推顶杆座、推顶杆弹簧、推顶杆、推顶锁舌弹簧、定位轴和推顶锁舌,所述推顶杆座固设于底座的端面上,推顶杆座的底部开设有盲孔,盲孔内且由上往下顺次设置有推顶杆弹簧和推顶杆,推顶杆弹簧的顶端部固设于盲孔的底部,推顶杆的上端部固设于推顶杆弹簧的底部,推顶杆的下端部顺次贯穿盲孔、半圆槽A与半圆槽B所形成的通孔设置,推顶杆的柱面上开设有位于盲孔内的环状推顶杆槽,推顶杆座的侧面开设有通槽,通槽与盲孔连通,推顶杆座的侧面还固设有位于通槽下方的导轨;所述推顶锁舌的底部开设有滑槽,推顶锁舌的滑槽滑动安装于导轨上,推顶锁舌的侧壁上固设有舌板,舌板设置于凹槽且向前贯穿凹槽设置;所述定位轴沿导轨长度方向设置且固设于底座上,定位轴设置于导轨上方,推顶锁舌弹簧套设于定位轴上,且推顶锁舌弹簧抵压于推顶锁舌的后端部与底座之间,在推顶锁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推顶锁舌的前端部贯穿通槽且卡于环状推顶杆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智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智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480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