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可拆卸式循环利用充填挡墙构筑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53378.1 | 申请日: | 2020-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807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孙伟;张盛友;李金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15/04 | 分类号: | E21F15/04;E21F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达联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61 | 代理人: | 郭普堂 |
地址: | 650093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可拆卸 循环 利用 充填 挡墙 构筑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新型可拆卸式循环利用充填挡墙构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挡板、用于加固支撑挡板的加固板、支撑组件;
所述挡板包括底板(101)、横板(102)、顶板(103),所述底板(101)、顶板(103)均为两个,横板(102)为若干个,底板(101)、若干横板(102)、顶板(103)自下而上依次拼接形成巷道支撑截面,且呈两列分布,所述底板(101)、若干横板(102)、顶板(103)均有至少一边侧嵌入巷道岩体(6);
所述加固板呈长条板状,沿巷道支撑截面的竖向设置,加固板为三个,分别设置在左右两列挡板的横向中部、及两列挡板拼缝处,加固板与挡板贴合连接;所述加固板包括若干长方形竖置支撑板(201)、若干正方形竖置支撑板(202),长方形竖置支撑板(201)与正方形竖置支撑板(202)拼接形成长条板状结构;所述加固板由支撑组件斜向支撑;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斜撑固定粗杆(301)、斜撑固定杆(302)、防滑挡板(304)、撑地板(305),所述斜撑固定粗杆(301)一端与加固板的上半部连接,另一端与防滑挡板(304)连接,所述斜撑固定杆(302)一端与加固板的下半部连接,另一端与防滑挡板(304)连接,所述防滑挡板(304)竖直插在巷道平地内,所述撑地板(305)一端与防滑挡板(304)连接、另一端插入巷道平地以对防滑挡板(304)形成斜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可拆卸式循环利用充填挡墙构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1)呈矩形,顶板(103)呈半弧形,横板(102)呈矩形、类矩形,所述底板(101)的高度为横板(102)高度的两倍,所述长方形竖置支撑板(201)的长度为正方形竖置支撑板(202)边长的两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可拆卸式循环利用充填挡墙构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1)、横板(102)、顶板(103)互相拼接的端面设有内凹式长方形凹槽(11)与外凸式长方形接口(12),长方形竖置支撑板(201)与正方形竖置支撑板(202)互相拼接的端面设有内凹式长方形凹槽(11)与外凸式长方形接口(12),所述内凹式长方形凹槽(11)设置在板的左侧和顶侧,外凸式长方形接口(12)设置在板的右侧和底侧,所述内凹式长方形凹槽(11)与外凸式长方形接口(12)匹配对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新型可拆卸式循环利用充填挡墙构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凹式长方形凹槽(11)与外凸式长方形接口(12)均设置在板厚方向的中部,所述外凸式长方形接口(12)厚度为板厚的4/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可拆卸式循环利用充填挡墙构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1)上设有万向轮组(4),万向轮组(4)为四个,分别设置在底板(101)的四角附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可拆卸式循环利用充填挡墙构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1)上设有两个焊接固线钢柱(406),该两个焊接固线钢柱(406)靠近底板(101)嵌入岩体一侧边设置,且竖直上下分布;每个焊接固线钢柱(406)由三段组成,每段长度相同,两端的两段直径相等,中间的一端其直径为两端两段直径的一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可拆卸式循环利用充填挡墙构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1)、横板(102)、顶板(103)均设有活动式提手(10),且每个板上均设有两个,活动式提手(10)通过转轴(13)连接在板面上,活动式提手(10)能在板面旋转18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可拆卸式循环利用充填挡墙构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反向支撑杆(303),反向支撑杆(303)将斜撑固定杆(302)、斜撑固定粗杆(301)连接在一起,反向支撑杆(303)与斜撑固定杆(302)、斜撑固定粗杆(301)连接点通过加粗钢丝(306)以交叉十字形缠绕连接,反向支撑杆(303)的一端与底板(101)的底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5337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