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速器壳体轴孔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55328.7 | 申请日: | 2020-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252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菊;于爱军;何胜平;陈桂兵;李和广;杨波;邓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3/02 | 分类号: | B23P13/02;F16H57/02;B23B41/00 |
代理公司: | 株洲湘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2 | 代理人: | 吴志勇 |
地址: | 41200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速器 壳体 加工 方法 | ||
一种减速器壳体轴孔加工方法,首先将前壳体和后壳体合箱闭合固定后,再分别将减速器壳体上的输入轴、输出轴和中间轴的通孔一次性贯穿加工完成。先将前壳体和后壳体合箱后再加工各个轴孔从根本上解决了因前后壳体合箱定位时的误差以及分别成孔的加工误差导致各个轴承孔的同轴度偏差较大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减速器壳体加工工艺方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速器壳体轴孔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今,市场上通用的新能源减速器为:前、后壳输入轴和中间轴轴承孔都是封闭的结构,输入轴和中间轴的前、后轴承孔无法一次装夹加工成型。必须采用前壳体装夹固定后,三个轴承孔和合箱定位销加工完成;之后,后壳体装夹固定后,三个轴承孔和合箱定位销加工完成。这样前、后壳体轴承孔是分别装夹定位加工,通过合箱定位销定位之后,前后壳体轴承孔同轴度偏差较大。进而影响齿轮啮合传动,影响减速器的性能。并且分别加工前后壳体的轴承孔也使得整个减速器壳体加工效率大大降低。
通过专利检索,没有发现与本专利相同的专利文献公开,与本专利相关的对比文件有:
1、申请号为“CN201910329654.1”,名称为“一种用于汽车主减速器壳体轴承孔的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的发明专利,其公开的技术方案包括设置在车床上旋转主轴和刀架;使壳体的轴承孔中心与旋转主轴的轴心重合;所述的刀架安装有一电磨机,电磨机的轴心与旋转主轴的轴心平行。优点在于,壳体被工装固定后,旋转主轴只需输出很小的转动速度。高速的相对位移由电磨机提供,磨头在刀架带动下向轴承孔给进。接触后磨头和轴承孔相切,接触面会进行打磨加工。该对比文件采用的技术方案对壳体加工精度方面有一定的改善,但并未涉及减速器轴孔的加工方法,无法保证各个轴孔的同轴度问题。
因此提出一种效率高且能保证减速器壳体上各个轴孔同轴度的减速器壳体轴孔加工方法在本技术领域内具有重大的意义。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减速器壳体轴孔加工方法,首先将前壳体和后壳体合箱闭合固定后,再分别将减速器壳体上的输入轴、输出轴和中间轴的通孔一次性贯穿加工完成。
进一步地,所述前壳体和后壳体之间通过结合面合箱闭合,所述结合面上开设有定位销孔,在定位销孔内插入定位销,前壳体和后壳体通过定位销固定。
进一步地,在将前壳体和后壳体合箱闭合固定前,先加工结合面,在结合面加工完成后在结合面上钻取定位销孔;将定位销插入定位销孔后通过定位销将前壳体和后壳体合箱闭合并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销孔在结合面上有三对,前壳体和后壳体上的定位销孔的中心连线呈锐角三角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将减速器壳体上的输入轴、输出轴和中间轴的通孔一次性贯穿加工完成是从前壳体往后壳体方向一次性贯穿加工。
进一步地,在加工输入轴的通孔时,加工顺序为,
S31:从前壳体往后壳体方向贯穿加工输入轴孔一;
S32:从前壳体往后壳体方向贯穿加工输入轴孔二;
S33:从前壳体往后壳体方向贯穿加工输入轴孔三;
S34:从后壳体往前壳体方向贯穿加工输入轴孔四。
进一步地,在加工输出轴的通孔时,加工顺序为,
S41:从前壳体往后壳体方向贯穿加工输出轴孔一;
S42:从前壳体往后壳体方向贯穿加工输出轴孔二;
S43:从前壳体往后壳体方向贯穿加工输出轴孔三;
S44:从后壳体往前壳体方向贯穿加工输出轴孔四。
进一步地,在加工中间轴的通孔时,加工顺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齿轮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株洲齿轮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553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异常血管通道封堵装置
- 下一篇:可快速切换的综合训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