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自动挡车辆防误踩油门装置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56799.X | 申请日: | 2020-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592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孙超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超林 |
主分类号: | B60K26/02 | 分类号: | B60K26/02;B60T7/06 |
代理公司: | 深圳砾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2 | 代理人: | 张合成 |
地址: | 300450 天津市滨海新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自动挡 车辆 踩油门 装置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自动挡车辆防误踩油门装置及使用方法,涉及车辆安全驾驶技术领域,解决防油门误踩的装置操作不便,只能通过一种方式操作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第一信号触发机构、第二信号触发机构、控制器、油门电机和制动电机;油门电机驱动油门踏板,制动电机驱动制动踏板;第一信号触发机构包括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在双手握住方向盘时分别产生第一触发信号、第二触发信号;第二信号触发机构为位于驾驶员左脚侧的辅助踏板,辅助踏板在踩下后产生第三触发信号;控制器只收到第一触发信号、第二触发信号中的一个或第三触发信号后,油门踏板无法进行加速操作。本发明操作简单,通过两种方式操作便于用户选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安全驾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自动挡车辆防误踩油门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车辆技术的发展,车辆走进千家万户,自动挡车辆也越来越受到欢迎。自动挡车辆驾驶时由自动变速器的控制系统根据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自动选择合适的档位,从而替代了人的主观判断时机和换档操作。但自动挡车辆没有离合器脚踏板,只在右侧剩下刹车和油门踏板,这两个踏板位置接近,只能用右脚来控制,驾驶员尤其是刚上路的新手在倒车入库、停车或遇到紧急情况时容易将油门误当做刹车操作,从而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和财产损失。
由此,自动挡车辆中,出现了一些防油门误踩的装置,但结构较为复杂,操作较为不便,且只能通过一种方式防误踩油门,降低了装置的可靠性。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现有的防油门误踩的装置结构较为复杂,操作较为不便,且只能通过一种方式防误踩油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自动挡车辆防误踩油门装置及使用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防油门误踩的装置结构较为复杂,操作较为不便,且只能通过一种方式防误踩油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自动挡车辆防误踩油门装置,包括第一信号触发机构、第二信号触发机构、控制器、油门电机和制动电机;所述油门电机驱动油门踏板,所述制动电机驱动制动踏板;所述第一信号触发机构包括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沿方向盘中线对称并包覆在所述方向盘轮辐的表面,所述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在双手握住方向盘时分别产生第一触发信号、第二触发信号;所述第二信号触发机构为位于驾驶员左脚侧的辅助踏板,所述辅助踏板设置有第三传感器,所述辅助踏板在踩下后产生第三触发信号;所述第一触发信号、第二触发信号、第三触发信号传输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只收到所述第一触发信号、第二触发信号中的一个或所述第三触发信号后,所述油门踏板无法进行加速操作。
可选地,所述控制器收到第一触发信号、第二触发信号中的一个后,所述控制器将所述油门电机自锁,所述油门踏板无法踩下,所述行车电脑将所述油门踏板产生的信号进行断开。
可选地,车辆行驶时,所述控制器未收到所述第一触发信号、第二触发信号的至少一个时,所述控制器将所述油门电机自锁,所述油门踏板无法踩下;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制动电机驱动所述制动踏板转动,使车辆以第一加速度进行减速;继续等待设定时间后所述控制器仍未收到所述第一触发信号、第二触发信号的至少一个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制动电机驱动所述制动踏板继续转动,使车辆以第二加速度进行减速直至停止。
可选地,所述控制器同时收到所述第一触发信号、第二触发信号时,所述油门踏板能够正常踩下,行车电脑能够识别所述油门踏板产生的信号。
可选地,所述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为压力传感带且长度相等。
可选地,所述控制器收到所述第三触发信号后,行车电脑将所述油门踏板产生的信号进行断开,所述控制器将所述油门电机复位并自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超林,未经孙超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567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