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废液的焚烧工艺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58832.2 | 申请日: | 2020-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972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4 |
发明(设计)人: | 陈中继;徐明稿;刘静;陈聪聪;潘业彪;孔培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成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4 | 分类号: | F23G7/04;F23G5/12;F23G5/44;F23J15/06;F23J15/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0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废液 焚烧 工艺 处理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有机废液焚烧技术领域,针对有机废液焚烧后易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公开了一种有机废液的焚烧工艺处理系统,处理流程包括:依次连接的配料釜、焚烧炉、SNCR脱硝、急冷系统、一级碱洗塔、二级碱洗塔、引风机及处理区域。通过结构优化的焚烧工艺处理体系,来及时处理有机废液并去除有害产物,实现物料循环利用,处理周期短、环保节能;在碱洗塔的填料区填充复合吸附剂,保证碱液与废气的吸附面积与接触时间,极大提升液碱对废气的吸收净化效果;将复合溶胶填充于二氧化硅支撑壳体之中,二氧化硅支撑壳体提供较好的包覆与支撑作用,复合溶胶复杂化流体穿越路径,增加吸附容量,制备得到整体性好,成型性好、吸附效果较佳的复合吸附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废液焚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有机废液的焚烧工艺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含氨氮和不含氨氮的有机废液分别由界区外送至罐区的废液储罐,根据生产需要通过有机废液泵送至配料釜,在配料釜中调节有机废液粘度和热值等数据,然后通过配料泵将有机废液暂存到有机废液中间罐,焚烧炉炉膛具备处理条件后,通过有机废液增压泵输送到焚烧炉进行焚烧。焚烧过程是实现有机废液中成分转化的关键步骤,废液在焚烧炉内与助燃空气中的氧气进行高温氧化反应,生产物的成分和各成分比例与炉内温度有关,如:氯化物焚烧,当温度低于850℃时,容易生成游离的Cl2,而高于850℃时才大量生成HCl;高压983℃时进行焚烧,碳可以认为完全氧化成CO2,如果低于这个温度,则部分形成有毒的一氧化碳;当火焰温度低于1100℃时,废液无法完全分解,选择炉内温度一定要高于此值;然而,废物中含N元素,焚烧温度过高会使NOX迅速增加,造成二次污染。
焚烧处理后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化学物质,需要集结不同的工艺模块来对焚烧产物进一步转化、消除,最终实现产物的循环利用或者达标排放,实现节能环保。因此,设计模块优化,处理效率高的焚烧工艺处理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专利号CN201821656315.1,专利名称“一种低浓度含钠盐有机废液焚烧炉及焚烧系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浓度含钠盐有机废液焚烧炉,包括燃烧器、立式顶烧焚烧室、第一过渡段、气固分离沉降室、Π形对流室。本实用新型还涉及包括前述焚烧炉的焚烧系统,还包括废液泵、气化器、电除尘器、引风机、烟囱和汽包,焚烧炉通过焚烧烟气出口与电除尘器、引风机和烟囱依次连接。
其不足之处在于,有机废液焚烧后的处理周期及处理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有机废液焚烧后易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提供一种有机废液的焚烧工艺处理系统,本发明通过制备结构优化的焚烧工艺处理体系,来及时处理有机废液并去除有害产物,实现物料循环利用,处理周期短、环保节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有机废液的焚烧工艺处理系统,处理流程包括:依次连接的配料釜、焚烧炉、SNCR脱硝、急冷系统、一级碱洗塔、二级碱洗塔、引风机及处理区域。
本发明的整个处理过程为:(1)含氨氮和不含氨氮的有机废液分别由界区外送至罐区的废液储罐,根据生产需要通过有机废液泵送至配料釜,在配料釜中调节有机废液粘度和热值等数据,然后通过配料泵将有机废液暂存到有机废液中间罐,焚烧炉炉膛具备处理条件后,通过有机废液增压泵输送到焚烧炉进行焚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成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成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588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