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颈部活动度测定方法、装置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59312.3 | 申请日: | 2020-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10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严淳议;王贝宇;薛文滨;刘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11 | 分类号: | A61B5/11;A61B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海专利事务有限责任公司 51202 | 代理人: | 李俊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颈部 活动 测定 方法 装置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的颈椎活动度测定方法、装置及设备,属于医疗技术领域,该方法、装置及设备,通过获取测定人员佩戴虚拟现实设备在预设颈椎活动度测量场景中完成预设任务过程中的任务数据;根据任务数据,确定测定人员的颈椎活动运动学数据;判断颈椎活动运动学数据是否符合第一基准,若符合,则测定人员的颈椎活动度属于第一活动范围。其测量过程不依赖于X光片,不会对患者造成射线的暴露,同时可以获取测定人员的数字化的运动学数据,安全、快速、准确,为医生分析患者的颈椎活动度提供了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颈部活动度测定方法、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颈部活动度降低是各类颈椎疾病常见的并发症,术前及术后准确有效地测量颈部活动度是评估颈椎疾病严重程度及治疗后效果的重要步骤。同时,由于颈部的解剖结构复杂,颈椎活动度不仅受到骨性结构因素的影响,相应部位肌肉软组织情况同样是重要因素。以上这些因素导致真实、准确地测量颈椎活动度具有一定难度。
目前,临床上多采用X光片结合目视观察的方式对患者颈椎活动度进行测量,具体的方法为嘱患者在X光下行正常体位、功能位(包括屈伸及侧旋等)动作,拍摄X片后对颈椎骨骼关系进行观察测量。目视测量则嘱患者行以上动作,同时目测评估患者颈部活动能力。
但是,X光具有一定放射性,对受试者会产生一定伤害,无法长期、多次进行监测。同时通过X光片仅能观察到相应部位的骨骼关系,无法体现肌肉软组织的情况,不利于分析整体情况。另一方面,利用目视测量可以直观地整体评估患者颈椎活动能力,但是由于缺乏数字化测量手段,评估结果容易受到医生主观因素影响,可重复性的同时,无法获得量化的测量结果。
因此,如何快速、安全、准确地获取受试者的颈椎活动度,成为现有技术中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至少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颈部活动度测定方法、装置及设备。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一种颈椎活动度测定方法,包括:
获取测定人员佩戴虚拟现实设备在预设颈椎活动度测量场景中完成预设任务过程中的任务数据;
根据所述任务数据,确定所述测定人员的颈椎活动运动学数据;
判断所述颈椎活动运动学数据是否符合第一基准,若符合,则所述测定人员的颈椎活动度属于第一活动范围。
可选的,所述预设任务,包括:左旋任务、右旋任务、前屈任务和后伸任务。
可选的,所述颈椎活动运动学数据,包括:任一预设任务方向的运动角度、平均角速度、开始时角加速度、动作中角加速度及结束时角加速度。
可选的,所述判断所述颈椎活动运动学数据是否符合第一基准,若符合,则所述测定人员的颈椎活动度属于第一活动范围,包括:
判断任一所述预设任务方向的所述运动角度是否达到运动角度阈值,且平均角速度达到平均角度阈值,且开始时角加速度与结束时角加速度均达到角加速度阈值,若均达到,则在所述预设任务方向所述测定人员的颈椎活动度属于一类活动范围;若否,则在所述预设任务方向所述测定人员的颈椎活动度属于二类活动范围。
可选的,所述获取测定人员佩戴虚拟现实设备在预设颈椎活动度测量场景中完成预设任务过程中的任务数据,包括: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构建所述预设任务的场景,任一所述预设任务的场景包括三个标记点,所述三个标记点为:初始点、控制点和目标点;
所述控制点与所述初始点重合,获取所述测定人员佩戴虚拟现实设备在任一所述预设任务的场景中,头部控制所述控制点在左旋过程中由所述初始点向所述目标点移动过程中的任务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593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