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终端的通话事务管理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61154.5 | 申请日: | 2020-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02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谌明;赵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同花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40 | 分类号: | H04L9/40;H04M3/42 |
代理公司: | 北京锺维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9 | 代理人: | 金爱静 |
地址: | 310023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终端 通话 事务管理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基于智能通话的终端事务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开启多终端同步处理指令时,对所述至少两个移动终端进行身份认证;当所述至少两个移动终端身份认证通过,在所述移动终端之间建立消息传输通道;当接收到呼入请求时,根据所述呼入请求,通过所述消息传输通道在所述至少两个移动终端之间进行信息处理以应答所述呼入请求并进行事务管理。如此,本发明实施例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移动终端针对呼入请求无法进行灵活处理,用户体验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多终端的通话事务管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经常使用移动终端,如手机的人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当作为被叫方接收到来电时,如果是在工作、开会等不方便接听电话的环境下,就只好挂断电话;然而作为电话主叫方,只收到电话被挂断的提示音,却无法知道被叫方在当前的具体情况,因此可能出现再次或多次呼叫;在再次或多次呼叫的情况下,被叫方如果反复挂断主叫方电话,不仅显得不够礼貌,还容易让对方误解为不愿意接电话,然而当前又不方便进行通话对情况作出解释,让被叫方处于十分为难的境地。不仅如此,如果用户没有将手机随身携带,或者在嘈杂的环境中没有听到来电提示音而未接听来电,就可能错过了当时的来电内容信息。
随着互联网及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人机智能交互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在智能通话应答,如此能够在一定程度解决漏接或不便接终端来电问题,但是目前的智能通话应答技术,大多是通过答录机进行答录(即自动播放预设应答语音并对来电语音进行录音),如预设应答语音为“用户当前不方便接听电话,请留言”等。自动应答语音的设置,使得用户可以在方便的时候查看来电语音信息,避免了错过或漏掉某个重要电话。然而,该种方式对来电进行处理,只能对来电信息进行简单的录音,并不能针对呼入请求做出有针对性的处理,用户体验较差。并且随着信息爆炸的时代来临,用户使用的终端设备越来越多,用户的相关信息可能会分散存储在多个终端设备中,当用户来电涉及到信息存储在不同终端时,用户可能需要查找多个终端才能完成针对该次来电需求的处理,操作复杂,且效率较低,尤其当用户使用另一个移动终端,则可能将接收到该呼入请求的移动终端忽略,进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通话的终端事务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移动终端针对呼入请求无法进行灵活处理,用户体验差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智能通话的终端事务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包括建立连接的至少两个移动终端的网络环境,所述方法包括:
当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开启多终端同步处理指令时,对所述至少两个移动终端进行身份认证;
当所述至少两个移动终端身份认证通过,在所述移动终端之间建立消息传输通道;
当接收到呼入请求时,根据所述呼入请求,通过所述消息传输通道在所述至少两个移动终端之间进行信息处理以应答所述呼入请求并进行事务管理。
可选地,所述当接收到呼入请求时,根据所述呼入请求,通过所述消息传输通道在所述至少两个移动终端之间进行信息处理以应答所述呼入请求包括:
当第一终端接收到所述呼入请求时,参照预配置的问答知识库,所述第一终端的智能对话系统与呼入方进行智能对话;
所述第一终端将智能对话信息发送给第二终端,所述智能对话信息包括呼入方与所述第一终端的智能对话系统之间的所有对话内容;
第二终端显示所述智能对话信息。
可选地,在第二终端显示所述智能对话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接收通话介入信息并发送给第一终端,所述通话介入信息为用户根据所述智能对话信息输入的应答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的智能对话系统根据所述通话介入信息与呼入方进行智能对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同花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同花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611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深度学习的人体动作识别方法
- 下一篇:一种语音识别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