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风制冷设备和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63263.0 | 申请日: | 2020-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064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黄静恩;岳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B7/00 | 分类号: | A62B7/00;A62B9/00;A41D13/005;A41D27/28;F25B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煦润律师事务所 11522 | 代理人: | 殷爱钧;梁永芳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风 制冷 设备 控制 方法 | ||
1.一种通风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风制冷设备(100)能够设置在穿戴设备(200)上;且所述通风制冷设备(100)包括:热电模块(1)、第一散热模块(2)和第二散热模块(3),所述第一散热模块(2)设置在所述热电模块(1)的冷端侧,所述第二散热模块(3)设置在所述热电模块(1)的热端侧,且所述第一散热模块(2)位于所述穿戴设备(200)的朝向人体的一侧,所述第二散热模块(3)位于所述穿戴设备的朝向外界的一侧;
所述通风制冷设备还包括气体污染物传感器和空气净化模块(10),所述气体污染物传感器能够实时检测所述穿戴设备(200)的朝向人体的一侧空间的空气污染物浓度;所述空气净化模块(10)能够对所述穿戴设备(200)的朝向人体的一侧的空气进行净化,所述空气净化模块(10)还能够根据所述气体污染物传感器检测的空气污染物浓度被提醒是否应该被开启、或关闭或进行更换;
还包括净化模式,在所述通风制冷设备运行在通风模式下或运行在制冷模式下;
当SS预设控制所述空气净化模块(10)开启,使得所述通风制冷设备运行在所述净化模式下,其中S为所述气体污染物传感器检测所述穿戴设备(200)的朝向人体的一侧空间的实时空气污染物浓度,S预设为预设污染物浓度;
所述通风制冷设备(100)还包括第一外壳(51),所述第一外壳(51)罩设在所述第一散热模块(2)的外部;和/或,所述通风制冷设备(100)还包括第二外壳(52),所述第二外壳(52)罩设在所述第二散热模块(3)的外部;
所述第二外壳(52)上与所述热电模块(1)相对的位置设置有第一进风口(523),且所述热电模块(1)和所述第一散热模块(2)之间能够形成气流连通,使得所述穿戴设备(200)外侧的空气能通过所述第一进风口(523)进入所述热电模块(1)的内部,并进入所述第一散热模块(2)中以与所述第一散热模块(2)换热;和/或,所述第一外壳(51)上还设置有第一出风口(512);
当所述第二外壳(52)上与所述热电模块(1)相对的位置设置有第一进风口(523)时,所述第一进风口(523)为在所述第二外壳(52)上开设的镂空结构;和/或,当所述第一外壳(51)上还设置有第一出风口(512)时,所述第一出风口(512)为在所述第一外壳(51)上开设的镂空结构;
所述第二外壳(52)上与所述第二散热模块(3)相对的位置设置有第二进风口(521);和/或,所述第二外壳(52)上还设置有第二出风口(522);
所述第二进风口(521)为在所述第二外壳(52)上开设的镂空结构;和/或,所述第二出风口(522)为在所述第二外壳(52)上开设的镂空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净化模块(10)包括SiO2气凝胶和阀门,所述阀门能够被打开以使得朝向人体的一侧的空气中的污染物进入SiO2气凝胶而被吸附,所述阀门还能够被关闭以阻断SiO2气凝胶对朝向人体的一侧的空气中的污染物的吸附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通风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电模块(1)位于所述穿戴设备(200)的朝向外界的一侧,当包括第二外壳时,所述第二外壳(52)还罩设在所述热电模块(1)的外部;和/或,当同时包括第一外壳(51)和第二外壳(52)时,所述第二外壳(52)与所述第一外壳(51)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风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
当同时包括第一外壳(51)和第二外壳(52),且所述第二外壳(52)与所述第一外壳(51)相连接时,所述第二外壳(52)和所述第一外壳(51)可拆卸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通风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散热模块(2)上还设置有风机(4);和/或,所述热电模块(1)与所述第二散热模块(3)密封连接;和/或,所述热电模块(1)包括至少两个热电模块单元(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6326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