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岔道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64236.5 | 申请日: | 2020-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095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罗建利;周文;霍震杨;张亚军;章致;鄢巨平;方永东;郑桂东;戴广锋;李伟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铁磁浮交通投资建设有限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5/10 | 分类号: | B61L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王淑梅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岔道 结构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岔道结构,包括:回转支撑组件;轨道组件,设于回转支撑组件;驱动组件,与轨道组件相连接,用于驱动轨道组件转动;锁闭组件,设于轨道组件;至少两个锁闭座,锁闭组件可在轨道组件的转动到至少两个预设位置,与锁闭座相锁定或解锁。本发明提出的岔道结构,包括回转支撑组件、轨道组件、驱动组件、锁闭组件和锁闭座,整体结构简单,并且,有锁闭组件和锁闭座的锁定配合,将轨道组件牢固地固定在一条路线内,保证了岔道结构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岔道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磁浮轨道交通在国内逐渐普及,磁浮道岔结构研究也逐渐成熟。但是,现有的交叉渡线中间回转装置,结构复杂,可靠性和安全性相对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岔道结构。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岔道结构,包括:回转支撑组件;轨道组件,设于回转支撑组件;驱动组件,与轨道组件相连接,用于驱动轨道组件转动;锁闭组件,设于轨道组件;至少两个锁闭座,锁闭组件可在轨道组件的转动到至少两个预设位置,与锁闭座相锁定或解锁。
本发明提出的岔道结构,包括:回转支撑组件、轨道组件、驱动组件、锁闭组件和锁闭座。即以回转支撑组件支撑轨道组件,并且,回转支撑组件可自转,当轨道被驱动组件驱动,旋转到预设位置时,锁闭组件与锁闭座对应,进而锁闭组件与锁闭座可进行锁定,从而实现轨道组件在不同路线上的切换。
具体地,回转支撑组件、驱动组件和锁闭座设置在地基上,轨道组件设置在回转支撑组件上,锁闭组件设置在轨道组件下方,驱动组件连接在轨道下方。在需要锁定轨道组件时,锁闭组件与锁闭座相锁定,进而固定住轨道组件,使得轨道组件在一条路线内。在需要切换路线时,先解锁锁闭组件和锁闭座,使得轨道组件恢复自由,再通过驱动组件驱动轨道组件,进而回转支撑组件自转,带动轨道组件转动,从而将轨道组件接入另一条路线,此时,可通过锁闭组件与锁闭座进行锁定,进而完成轨道组件路线的切换。
本发明提出的岔道结构,包括回转支撑组件、轨道组件、驱动组件、锁闭组件和锁闭座,整体结构简单,并且,有锁闭组件和锁闭座的锁定配合,将轨道组件牢固地固定在一条路线内,保证了岔道结构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根据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的岔道结构,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还包括:台车组件,设于轨道组件底部;行走导轨组件,台车组件可在行走导轨组件上运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轨道组件的底部还设置有台车组件,台车组件与行走轨道组件可为轨道组件提供支撑,保证轨道组件的平稳,提升轨道组件的承压能力,台车组件在行走轨道组件上运动,保证了轨道组件转动时的稳定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台车组件包括:第一台车,设于轨道组件底部;第二台车,设于轨道组件底部;行走导轨组件包括:第一行走导轨,第一台车可在第一行走导轨上运动;第二行走导轨,第二台车可在第二行走导轨上运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台车组件包括第一台车和第二台车,行走导轨组件包括第一行走导轨和第二行走导轨,提升了对轨道组件的支撑力。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锁闭组件包括:第一锁闭装置,设于轨道组件,可与至少两个锁闭座相锁定;第二锁闭装置,设于轨道组件,可与至少两个锁闭座相锁定。
在该技术方案中,锁闭组件包括第一锁闭装置和第二锁闭装置,每个锁闭装置配置有至少两个锁闭座,从而实现至少两个预设位置对轨道组件的固定。并且,通过两个锁闭装置对轨道组件的锁定,提升了对轨道组件锁定的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铁磁浮交通投资建设有限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铁磁浮交通投资建设有限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642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电站设备腐蚀程度确定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电子琴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