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杂钢结构整体提升临就位前的精准对口测量辅助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64328.3 | 申请日: | 2020-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595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宋忠强;杨松杰;李旻;刘明路;黄文华;罗兴隆;隋炳强;游茂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上海)钢结构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4 | 分类号: | E04G21/14;E04G21/16;G01C15/00;G06F9/30;G06F17/10;B66F3/24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吴立斐 |
地址: | 201908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杂 钢结构 整体 提升 就位 精准 对口 测量 辅助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异形钢结构体系的整体提升作业领域,具体是复杂钢结构整体提升临就位前的精准对口测量辅助系统;包括定位识别子系统、数据测量子系统、数据传输子系统、计算分析子系统和液压提升子系统;本发明能够快速高效实现点位坐标测量与对口作业的辅助系统,通过定位识别子系统、数据测量子系统、数据传输子系统、计算分析子系统与液压提升子系统联合作用,减少了人工作业成本及人工测量误差,保证了测量数据能够快速准确的反映出被提升结构的空间形态,从而为提升作业指挥人员能够快速高效的发出作业指令提供数据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异形钢结构体系的整体提升作业领域,具体是复杂钢结构整体提升临就位前的精准对口测量辅助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大跨度结构及超高层结构的不断增多,传统施工技术在高、大、新、特等复杂结构的施工中慢慢淡出,一些创新的施工技术应运而生,其中,钢结构的整体液压同步提升技术以其使用设备简单、地面拼装高效、安全性能好等优点,近年来成为许多大跨度钢结构屋盖体系的主要安装方法。
液压同步提升技术以液压油缸作为主要提升设备,利用计算机控制调节液压油缸的整体提升动作。主要应用于大跨度钢结构体系的整体施工领域。通常情况下,根据结构形式、场地布置情况及施工方案,确定上提升点的设置位置及数量,被提升结构在其就位位置的地面投影区域进行原位拼装,待拼装结束后,上提升点在被提升结构上部构件投影点设置下吊具,液压提升器、上提升吊具及下提升吊具中心点在一条竖直直线上,三者之间用钢绞线进行串联,通过液压提升器的循环往复升缸和缩缸,最终将被提升结构提升到设计位置。
液压同步提升施工技术在钢结构施工领域已经有较广泛应用。在采用液压提升施工时,在临近提升到位前,需要暂停提升作业,测量每个提升点位的空间坐标,针对每个点位的竖向坐标差值,进行局部区域点动作业,将各个点位竖向坐标调整至合理范围内,再进行后续提升作业。
在上述测量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人工测量结合计算机点动操作得以实现单点微调的目的。由于各个点的运动具有耦合性,不同步的调整过程中容易出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现象,即某个区域的点动会带动其他区域提升点发生关联运动,基于此情况,每一次点动结束后,需要重新测量各个提升点的点位,根据复测数据重新制定下一步调整值及调整区域,如此反复作业,直至各提升点间竖向坐标差值在控制阀值内,继续提升作业。
对于规则结构,提升点位分布也较为规则,各个提升点处提升力相差幅度较小,提升过程中各提升点位竖向坐标差值幅相对较小,采用常规的调整方法,可以较容易实现被提升结构与预装结构的对口连接。但某些钢结构的平面投影呈不规则状并且同时还具有空间立体不规则结构的特征,此时,如果采用液压整体提升的方法施工,势必其提升点位分布是无规律性的,从而各个提升点位处提升力相差幅度较大,在提升过程中,各个区域、各个提升点位的空间竖向坐标差异较大,被提升结构与预装结构在对口之前,要将此差值减小至合理范围内,才能进行对口连接,次吃若采用常规的调整方法,存在大量的反复人工测量和计算分析工作,且当被提升结构提升已至较高位置时,人工测量误差较大,给数据分析和各点高差调整方案制定增加了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出一种构造简单、操作方便、高效快捷的辅助系统,便于实现复杂异形钢结构体系的液压整体提升作业中的快速、精准的对口连接。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复杂钢结构整体提升临就位前的精准对口测量辅助系统,包括定位识别子系统、数据测量子系统、数据传输子系统、计算分析子系统、和液压提升子系统;
定位识别子系统包括分别设置在预装结构和被提升结构对接口处的反光贴;
数据测量子系统包括由多台全自动全站仪所构成的测量网络,其用于监测点位并返回数据至数据传输子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上海)钢结构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冶(上海)钢结构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643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