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量数据BIM模型的轻量化显示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64586.1 | 申请日: | 2020-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845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张社荣;王超;刘婷;于琦;金磊;巩凯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20;G06T17/00;G06Q10/10;G06Q50/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曹鹏飞 |
地址: | 300350 天津市津南区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量 数据 bim 模型 量化 显示 方法 系统 | ||
1.一种海量数据BIM模型的轻量化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根据待建模的水利引调水工程建筑物类别创建多个BIM子模型,并按照实际建设次序将各个BIM子模型首尾相接,形成初始整体BIM模型;
步骤S2、将所述初始整体BIM模型转换成轻量化显示的gltf格式的BIM模型;
步骤S3、获取与待建模的水利引调水工程建筑物相关的海量数据,对其进行分类存储和预处理,并将海量数据与各个gltf格式的所述BIM子模型建立关联;步骤S3包括:
步骤S31、数据预处理:
获取待建模的水利引调水工程建筑物上的各个监测仪器对应的总数据库,根据所述监测仪器类型和所述监测仪器所处的区段及所属建筑物进行分类,建立与所述总数据库满足数据传输要求的分数据库;
采用3倍标准剔除法剔除各个所述分数据库中的异常数据;
步骤S32、数据云存储:
根据待建模的水利引调水工程建筑物的所属区段建立私有云数据分库;所述私有云数据分库包括囊括相应区段建筑物的BIM模型数据库、BIM属性信息库、监测数据库和巡检数据库;
步骤S33、创建数据索引:
根据待建模的水利引调水工程的各区段、BIM子模型、BIM构件、BIM属性信息、监测仪器、监测数据和巡检数据信息的层次结构和对应关系,建立区段、BIM模型、BIM构件和监测仪器的字典表层级结构;
分别将所述BIM模型数据库与所述BIM子模型建立关联,将所述BIM属性信息库与所述BIM构件建立关联,将所述监测数据库与所述监测仪器建立关联,将所述巡检数据与所述BIM模型建立关联;
利用编号将海量数据与所述BIM子模型进行一对一绑定;
根据编号和字典表检索指定私有云数据库的相关信息;
步骤S4、构建待建模的水利引调水工程沿线的GIS三维场景,将所述BIM模型加载并可视化显示至所述GIS三维场景中,搭建轻量化平台;
步骤S5、对所述轻量化平台的可视区域内的所述BIM模型进行分层次加载,并剔除所述BIM模型中的不可见BIM构件;检索所述BIM模型中的相关BIM构件,针对性显示与其对应的相关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量数据BIM模型的轻量化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包括:
步骤S11、创建构件族文件:
将待建模的水利引调水工程建筑物划分类别;
根据不同种类建筑物所涉及的组成部分对其BIM构件进行细化,确定各个建筑物的组成构件;
利用BIM建模软件创建与各建筑物的组成构件对应的族文件,并对族文件中的构件属性分别进行添加和补充;
步骤S12:构件拼接定位:
利用BIM建模软件将各个族文件中的各个BIM构件进行定位拼接,形成各个所述BIM子模型;
将各个所述BIM子模型按照实际建设次序首尾相接,形成待建模的水利引调水工程的整体长线建筑物模型带,构建所述初始整体BIM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量数据BIM模型的轻量化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包括:
步骤S21、中间格式导出:
将所述初始整体BIM模型导出至3dsMax软件中;
下载安装Collada插件至3dsMax软件中,将导入的所述初始整体BIM模型,保持相对位置不动,选择所述初始整体BIM模型中的各个BIM构件分别导出,得到dae格式的文件;
步骤S22、属性信息导出:
将所述初始整体BIM模型的属性信息导出至预先建立的数据库中;
步骤S23、最终格式转换:
利用colladaTogltf.exe插件工具将dae格式的文件批量转换成gltf格式的文件,生成对应的gltf格式的所述BIM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量数据BIM模型的轻量化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1中的3倍标准差剔除法的表达式如下:
式中,x1、x2…xn分别表示监测数据,是监测数据的平均值,n是监测数据数量,σ是监测数据标准差;将监测值大于3σ的监测数据作为异常监测值,并从各个分数据库中剔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6458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