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架铁路路侧防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65016.4 | 申请日: | 2020-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939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姚曙光;孔令香;许平;陈劼昊;彭勇;鲁寨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F15/02 | 分类号: | E01F15/02 |
代理公司: | 长沙朕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3 | 代理人: | 邓宇 |
地址: | 410083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架铁路 防护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架铁路路侧防护装置,包括波形梁和嵌入安装在路基中的钢筋混凝土墙,钢筋混凝土墙中埋设有自钢筋混凝土墙顶面向上延伸的多根依次间隔布置的立柱,各立柱通过吸能盒与波形梁相连。该高架铁路路侧防护装置缓冲吸能效果好、防护性能高,能够有效防止脱轨列车倾覆或者脱线造成二次事故,大大减小列车的损坏程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安全防护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架铁路路侧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铁路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列车安全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列车一旦发生脱轨事故,势必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目前我国根据国外铁路的经验和国内外的研究成果,高架铁路普遍采用设置防护墙的方式,使列车在脱轨情况下可以沿防护墙滑行,以防止列车倾覆或者脱线造成二次事故。合理的设置防护墙可以防止列车脱线,但不能有效吸收脱轨列车的冲击动能,因为列车与防护墙的撞击力非常大,导致列车加速度大,从而造成乘员的伤害会很大。
我国针对高架铁路路侧的防护装置研究较少,但可以借鉴公路路侧护栏进行设计。公路护栏主要有三种:刚性护栏、半刚性护栏和柔性护栏。刚性护栏是一种基本不变形的护栏结构,可以有效的阻止车辆的高速运动,但乘员的安全很难得到保障。半刚性护栏是一种连续的梁式护栏结构,具有一定的刚性和柔性,通过自身变形吸收车辆碰撞能量,但其防护能力有限。柔性护栏初始成本低,可防堆积,用于风雪和风沙地区优越性较好,但其防护能力弱。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缓冲吸能效果好、防护性能高、能够有效防止脱轨列车倾覆或者脱线造成二次事故、大大减小列车的损坏程度的高架铁路路侧防护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架铁路路侧防护装置,包括波形梁和嵌入安装在路基中的钢筋混凝土墙,所述钢筋混凝土墙中埋设有自钢筋混凝土墙顶面向上延伸的多根依次间隔布置的立柱,各立柱通过吸能盒与所述波形梁相连。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吸能盒包括呈中空筒状的本体,所述本体的两端分别对应与立柱和波形梁连接,所述本体的两对两个侧壁上分别设有多条沿立柱到波形梁方向依次间隔布置的诱导凹槽,各诱导凹槽沿与立柱到波形梁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布置。
所述本体与立柱连接的一端设有至少两个向本体外侧翻折的折页,各折页通过螺栓与立柱连接,所述本体与波形梁连接的一端设有与本体四周侧壁连接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通过螺栓与波形梁连接。
所述立柱为采用Q345钢制作的壁厚为8mm~10mm的方形管,所述吸能盒连接于方形管的一个侧平面上;所述波形梁为采用Q235钢制作的厚度为6mm~8mm的双波形梁结构;所述吸能盒采用厚度为6~8mm的HC340LA钢制作。
所述波形梁的高度与列车底架的高度一致。
所述钢筋混凝土墙由若干依次间隔布置的钢筋混凝土基座构成,各钢筋混凝土基座上设有一根以上所述立柱,至少相邻两个钢筋混凝土基座上的立柱连接同一根波形梁。
所述钢筋混凝土基座的相对两个侧面分别为迎撞面和背撞面,所述迎撞面包括下部坡面和位于下部坡面上方的上部坡面,所述下部坡面和上部坡面为沿由上至下的方向逐渐远离背撞面的斜面,且所述下部坡面的倾斜角度大于所述上部坡面的倾斜角度。
所述背撞面为竖直面,所述钢筋混凝土基座具有连接于背撞面上且底部嵌入路基中的三角形肋板。
相邻两个钢筋混凝土基座之间的间距小于等于100mm。
所述钢筋混凝土基座嵌入路基中的部分包括上嵌入部和连接于上嵌入部下方的下嵌入部,所述下嵌入部的宽度大于所述上嵌入部的宽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650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