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缆胶带缠绕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65228.2 | 申请日: | 2020-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52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宇舜;邱欣杰;程登峰;朱太云;吴少雷;李森林;夏令志;傅中;吴凯;吴正阳;程洋;刘静;陈清华;陈永志;林桂明;梁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浙江闪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00 | 分类号: | H01R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王俊峰 |
地址: | 23060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缆 胶带 缠绕 装置 | ||
1.一种线缆胶带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支撑件;
第一缠绕孔,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件上,所述第一缠绕孔两端贯穿所述第一支撑件,且所述第一缠绕孔侧面贯穿所述第一支撑件;
第一转动件,可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件上,且转轴与所述第一缠绕孔轴向平行;
第二缠绕孔,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件上,所述第二缠绕孔两端贯穿所述第一转动件,所述第二缠绕孔侧面贯穿所述第二缠绕件,所述第二缠绕孔与所述第一缠绕孔串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胶带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一转动件,使所述第一转动件在所述第一支撑件上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胶带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包括:
第一弧形槽,为部分圆环形,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件上,且所述第一弧形槽两端分别设置在第一缠绕孔边缘处;
第一弧形件,所述第一弧形件外边界为部分圆弧形,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件上,位于所述第一弧形槽与所述第一缠绕槽之间,所述第一弧形件两端之间具有一定距离,所述距离部分位于所述第一缠绕孔两端之间,且所述第一弧形件外边界直径,且与所述第一弧形槽同中心轴设置;
第二弧形件,为部分圆环形,与所述第一弧形槽配合,可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弧形槽中;
第三弧形件,所述第三弧形件内圈为部分圆弧形,与所述第一弧形件外圈配合,设置在所述第二弧形件上;
第四弧形件,设置在所述第三弧形件上,所述第四弧形件内圈为部分圆弧形,所述第四弧形件背离所述第三弧形件一侧与第一转动件连接,所述第四弧形件、第三弧形件、第二弧形件与第一弧形件同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胶带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缠绕部,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件上,用于放置目标胶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缆胶带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部包括:
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一转动件背离所述第一支撑件一侧连接;
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板背离所述第一转动件一侧连接;
第二支撑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杆背离所述第一支撑板一端;
第一缠绕杆,设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上,用于将目标胶带套设在所述第一缠绕杆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缆胶带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部包括:
第一缠绕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所述第一缠绕杆与所述第一缠绕电机转轴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胶带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部包括:
第一缠绕齿轮,与所述第一缠绕电机转轴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缠绕电机与所述第一缠绕杆之间;
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传动连接,且可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
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传动连接,且可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直支撑板上;
第二缠绕杆,设置在所述第三齿轮上,用于对胶带保护层缠绕回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缆胶带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传动轮齿,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件上;
第一传动齿轮,可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件上,与所述第一传动轮齿传动连接;
第二传动齿轮,可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件上,与所述第一传动轮齿传动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一传动轮齿背离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一侧;
第一皮带轮,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传动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件上背离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一侧;
第二皮带轮,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传动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件上背离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一侧;
第一皮带,连接所述第一皮带轮与所述第二皮带轮连接;
第一传动电机,转轴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缆胶带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张紧轮,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件上,对所述第一皮带进行张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缆胶带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
第一液压缸,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架上,用于对目标线缆与终端接头进行压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浙江闪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浙江闪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6522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