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齿轮传动的双环辊旋轧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68198.0 | 申请日: | 202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51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赵春江;许镱巍;孙振平;李怀泽;李天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H1/18 | 分类号: | B21H1/18;F16D3/26;F16H1/06;F16H57/021;F16H57/023;F16H57/02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张换君 |
地址: | 030024 山西省太原***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齿轮 传动 双环辊旋 轧机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直齿轮传动的双环辊旋轧机构,包括环辊组件,机架,底板座和传动组件;环辊组件设置有两组,对称安装于机架内;机架设置于底板座上方,并与底板座转动连接;传动组件设置有两组且固定设置于机架上;传动组件贯穿机架并与环辊组件的从动圆柱齿轮啮合。本发明采用双环辊结构,有效的抵消环辊对工件的横向力和附加力矩;利用了联轴器传动主动圆柱齿轮,解决了在环辊支架左右的套筒绕自身回转中心线旋转而调整送进角时动力传动问题;通过环辊支架左右的套筒的轴向平移解决了压下调整问题;通过机架底板下表面的圆柱形凸台的旋转解决了环辊的偏摆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旋压和轧制成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直齿轮传动的双环辊旋轧机构。
背景技术
旋压和轧制是目前高端的管筒形工件的主要加工手段。旋压由于表面质量好、变形力小等特点被广泛采用;斜轧轧制工艺可以实现大轧制提供较大的力能参数,但是表面质量较差,工件附加变形比较明显。传统的旋轮旋压机和斜轧轧制多为变形模具的外表面与工件外表面接触,其旋轮或轧辊与管筒形工件的坯料接触变形区接触包角小,易产生纵向裂纹及表面产生明显波纹等缺陷。将旋压和斜轧结合,使当旋轮和芯模轴线设置成一个交错角(送进角)时,则可兼顾两种工艺的优点。而传统的旋压方法旋轮的姿态调整功能有限,斜轧方法可以调整轧辊的姿态,但是结构复杂。同时为了能够加工厚壁管筒形工件,环筒形轧辊(环辊)的旋轧方式可以使管筒形工件与环辊接触变形区有更大的包角,较大的金属轴向延伸率和更小的周向变形和径向变形速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齿轮传动的双环辊旋轧机构,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采用万向轴与圆柱齿轮副传动,通过环辊回转架的轴向横移、转动以及机架的转动可以实现压下减薄量、轧辊偏转角和送进角三个工艺参数的调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直齿轮传动的双环辊旋轧机构,包括:环辊组件,机架,底板座和传动组件;所述环辊组件设置有两组,关于所述机架中轴线中心对称安装于其内;所述机架设置于所述底板座上方,并与所述底板座转动连接;所述传动组件设置有两组且固定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传动组件贯穿所述机架并与所述环辊组件的从动圆柱齿轮啮合。
优选的,本发明基于环辊的内表面与管筒形工件外表面进行接触和旋轧加工,从而与管筒形坯料接触变形区有更大的包角,材料有更小的周向变形和径向变形速率,同时有较大的金属轴向延伸率,是一种经济、快速成形薄壁回转体零件的技术;同时可以实现压下减薄量和送进角的单独调整,通过主动圆柱齿轮轴与管筒形工件轴线的垂直布置,解决了轧辊传动装置与管筒形工件两端支撑、管筒形工件传动的干涉问题和送进角的调整问题,送进角的调整和主传动布局的问题。
所述机架为矩形结构;所述机架两相对面各开设有一第二圆孔和第六圆孔;两所述第二圆孔设置于两相对平面中心,两所述第六圆孔的回转轴线与第二圆孔的回转轴线异侧、平行并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机架其余两相对面各开设有同轴的两第三圆孔,分别固定安装两所述环辊组件。
优选的,所述两组相同的第三圆孔用于安装两组环辊组件,且处于同一水平面。且由于两组环辊组件位置中心对称,所以第六圆孔到第二圆孔的直线距离h相同,但两第六圆孔间间距为2h。
所述环辊组件还包括环辊,环辊筒体和支架;所述环辊为环筒形轧辊;所述环辊安装于所述环辊筒体内表面,所述从动圆柱齿轮安装于环辊筒体上,所述从动圆柱齿轮两侧各设置有一轴承。
优选的,所述环辊可安装于环辊筒体内表面或环辊筒体一端。
所述环辊的内表面凸向环辊的中轴线,由弧形曲母线扫掠而成的环形曲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科技大学,未经太原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681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