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运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68444.2 | 申请日: | 202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48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李胜辉;佈仁吉日嘎;张博轩;李雪初;黄启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6F9/065 | 分类号: | B66F9/065;B66F9/22;B66F9/12;B66F9/08;B66F9/075 |
代理公司: | 北京云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83 | 代理人: | 张飙 |
地址: | 100854 北京市海淀区永***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运 装置 方法 | ||
1.一种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装置包括龙门框架、两组液压升降支腿和两组叉铲组件,
第一组所述液压升降支腿和第一组所述叉铲组件安装于所述龙门框架的第一侧边下方;
第二组所述液压升降支腿和第二组所述叉铲组件安装于所述龙门框架的第二侧边下方,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相对;
每组液压升降支腿均包括液压升降杆和轮毂电机,所述液压升降杆的上端固定安装于所述龙门框架上,所述液压升降杆的下端安装有所述轮毂电机;
每组叉铲组件包括可调螺纹杆和叉铲,所述可调螺纹杆上端固定安装于所述龙门框架上,所述可调螺纹杆下端安装有所述叉铲,所述叉铲被配置用于叉进待搬运物体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叉铲滑动安装于所述可调螺纹杆的下端,所述叉铲被配置为在水平方向上运动,所述叉铲水平伸出时,叉进至所述待搬运物体的底部,所述叉铲水平缩回时,从所述搬运物体底部收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叉铲的上端面包括第一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开设有叉铲滑道,所述螺纹杆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容置于所述叉铲滑道内且被配置为相对所述叉铲滑道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叉铲滑道包括上下相通的上槽体和下槽体,所述上槽体的宽度小于所述下槽体的宽度,所述螺纹杆下端安装于所述上槽体内,所述滑块安装于所述下槽体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叉铲的上端面还包括第二端面,所述第二端面为从与所述第一端面相接的位置开始逐渐向下延伸的坡面,所述坡面被用于支撑所述待搬运物体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螺纹杆包括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和所述第二螺纹杆通过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组液压升降支腿对称设置,所述两组叉铲组件数量对称设置,同一侧边的液压升降支腿和叉铲组件通过至少一个横向连接杆连接支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叉铲的位置高于所述轮毂电机。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门框架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待搬运物体的宽度,所述液压升降支腿的最大高度大于所述待搬运物体的高度;所述待搬运物体为方舱或集装箱。
10.一种转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方法利用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的转运装置实现对待搬运物体的转运,所述转运方法包括:
控制所述液压升降杆顶升,将所述龙门框架顶升至高于所述待搬运物体;
控制所述轮毂电机移动,带动所述龙门框架置于所述待搬运物体的上方;
调节所述可调螺纹杆的高度,使所述叉铲低于所述待搬运物体的底部;
将所述叉铲叉进至所述待搬运物体的底部;
控制所述轮毂电机移动,以将所述待搬运物体搬运至预定承托底盘上;
收回所述叉铲,以将所述待搬运物体释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未经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6844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力线路作业行走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半导体制冷装置用的散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