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光致发光大豆蛋白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69157.3 | 申请日: | 202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13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罗晶;周莹;李晓娜;董友明;李炯炯;史强;李建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89/00 | 分类号: | C08L89/00;C08L1/28;C08L91/00;C08K3/04;C08K5/053;C08J5/18;C08J3/03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66 | 代理人: | 王道川 |
地址: | 210037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光致发光 大豆蛋白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强度、光致发光大豆蛋白膜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组分:大豆分离蛋白、甘油、环氧大豆油Pickering乳液、氧化石墨烯量子点和分散介质水,相比于现有的大部分可再生复合材料,本发明的材料选用大豆蛋白为基质,具有原料来源广、可再生性强、绿色环保、价格低廉等特点,同时具有可调控的光致发光特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高强度、光致发光大豆蛋白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以石油化工产品为原料的聚合物材料已广泛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面对日益枯竭的石油资源,迫切需要开发自然资源来替代化石资源生产合成材料。大豆蛋白因其成本低、工艺简单、可生物降解、来源可持续等优点,被开发成可替代石化资源的功能材料,已广泛应用于组织工程、木材胶粘剂和包装材料等。大豆蛋白中含有芳香族氨基酸,是制备环保发光材料的天然资源。然而,大豆蛋白分子间的弱相互作用导致机械强度较差,严重限制了其实际应用。研究人员已经采用多种方法来改善蛋白质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然而,大多数方法都以降低材料的应变为代价。目前,制备高韧性、高断裂伸长率和高强度的蛋白质基复合材料仍然是一个挑战。
蜘蛛丝作为一种典型的生物材料,具有优异的高强度和高韧性,是自然界中最坚韧的材料之一。蜘蛛丝优异的力学性能主要是由于其蛋白质的二级结构由α-螺旋、无规则卷曲和β-片状晶体组成的链段共聚物构成,α-螺旋和无规卷曲提供了良好的弹性蛋白基体,由氢键结合的三维尺寸小于10nm的β-片状晶体是蜘蛛丝实现优良强度和韧性的关键。鉴于上述特点,将自然界的创造力运用到复合材料设计中,有望通过构建类似蜘蛛丝结构的特征组合来实现高拉伸强度、高断裂应变和高韧性的蛋白质基复合材料。
尺寸小于10nm的氧化石墨烯量子点是零维纳米材料,有望成为替代天然蜘蛛丝β-片状晶体的良好填料,提高聚合物的力学性能。此外,无规则长链结构能显著抑制聚合物的迁移率,促进聚合物网络的能量耗散,从而增强和硬化聚合物材料。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光致发光大豆蛋白膜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工艺简单,原料易得,易于实施;所制备的大豆蛋白膜不仅具有可调控的光致发光特性,还可以作为超强韧蛋白质基复合材料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强度、光致发光大豆蛋白膜,包括如下组分:大豆分离蛋白、甘油、环氧大豆油Pickering乳液、氧化石墨烯量子点和分散介质水。
上述一种高强度、光致发光大豆蛋白膜,环氧大豆油Pickering乳液的制备方法为:首先,超声处理制备80毫升的羧基化纳米纤维素悬浮液,所述羧基化纳米纤维素悬浮液的质量分数为0.5wt%;随后,将20克环氧大豆油加入,并调整混合溶液的pH为7;最后,进行均质化处理,制备出环氧大豆油Pickering乳液。
上述一种高强度、光致发光大豆蛋白膜,所述氧化石墨烯量子点的制备方法为:首先将2克柠檬酸放入坩埚中并加热至200℃,加热时间为5分钟,直到溶液变为橙色,然后使用质量分数为10wt%的NaOH溶液调节pH至7;最后通过10kDa分子量膜透析获得氧化石墨烯量子点。
上述一种高强度、光致发光大豆蛋白膜,大豆分离蛋白为5重量份、甘油为0.75-1.25重量份、环氧大豆油Pickering乳液为1.25-3.75重量份、氧化石墨烯量子点为0.003-0.009重量份、分散介质水为95重量份。
上述一种高强度、光致发光大豆蛋白膜,大豆分离蛋白为5重量份、甘油为1重量份、环氧大豆油Pickering乳液为2.5重量份、氧化石墨烯量子点为0.006重量份、分散介质水为95重量份。
一种高强度、光致发光大豆蛋白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大豆分离蛋白、甘油、环氧大豆油Pickering乳液、氧化石墨烯量子点和水按配比混合,搅拌1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691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