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油气分离过滤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69212.9 | 申请日: | 2020-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23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胡州;曾影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再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H13/40 | 分类号: | D21H13/40;D21D1/02;D21F1/00;D21F3/00;D21H2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112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油气分离 过滤 材料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油气分离过滤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属于油气分离过滤材料技术领域。该材料以直径为0.5‑1.2μm的B玻璃纤维,直径为3‑3.5μm的B玻璃纤维,直径为5‑7μm的E玻璃纤维,直径为15‑16μm、长度6‑9mm的双组分热熔纤维和功能胶料为原料,通过分散制浆、湿法成型、抽吸脱水、施胶处理和干燥处理制成。该材料定量为85±5g/m2,油气分离效率≥95%,过滤精度βX=200为9‑11μm,透气度≥150L/m2.s,过滤效率≥70%。该材料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对设备要求低,适合扩大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气分离过滤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油气分离过滤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工业化的高速发展使得空气污染问题愈发严重,导致空气中含有大量有害气体和细小悬浮颗粒物,这给人类呼吸免疫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脑血管等造成了严重伤害,因此有效降低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含量对于环境保护、保障人体健康显得非常重要。对于小颗粒(<10μm)而言,使用旋风离心分离器无法达到环境保护的高要求,当前,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使用纤维过滤技术。纤维过滤器和除雾器被应用于全世界一系列的制造和加工工业中,主要领域包括:天然气净化、大型旋转机械曲轴箱通风、压缩空气过滤等,其性能良好对于维持系统正常运行、减少环境污染起着关键性作用。
从气井井场、集气站或净化厂输出的天然气,可能携带有泥沙、碎石、锈块、气田水、凝析液、净化剂溶剂等固体颗粒物或液体液滴杂质,如不及时去除掉这些杂质,会对采气、输气、脱硫和天然气用户带来很大的危害,影响生产的正常运行。其主要危害包括以下几方面:天然气中的固体颗粒污染物不仅会增加管道阻力,降低输气管道的气质,还会对金属产生强烈的冲蚀,导致管线破裂,同时影响设备、阀门和仪表的正常运转,使压缩机、燃气轮机的叶片磨损加速,缩短其使用寿命。液态水与烃类等组分在温度降低时易凝结,将限制管线中天然气的流动,降低输气量,严重时会形成冰堵,而且液相水与与二氧化碳或硫化氢相混合即生成具有腐蚀性的酸,对金属造成腐蚀,使管壁厚度大面积减薄或产生局部腐蚀,对设备造成腐蚀,使其开裂。因此将天然气中夹带的固体颗粒物和液滴分离出来,提高天然气的气质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对固体颗粒物的过滤研究成为了国内外研究者的研究重点,但在气液过滤分离方面研究较少,大部分还仅停留在分离器的结构以及过滤机理上。对于过滤器的效率和压降问题,还需要更多的研究。而过滤材料的效率和压降问题将直接影响到过滤器的效率和压降,因此,提高过滤材料的过滤效率将有利于提高滤芯的过滤性能,从而有利于提高天然气的气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高效油气分离过滤材料;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高效油气分离过滤材料的制造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1、一种高效油气分离过滤材料,所述油气分离过滤材料由直径为0.5-1.2μm的B玻璃纤维,直径为3-3.5μm的B玻璃纤维,直径为5-7μm的E玻璃纤维,直径为15-16μm、长度6-9mm的双组分热熔纤维和功能胶料制成。
有限的,所述双组分热熔纤维皮层材质为Co-PET,熔点为110-120℃;芯层材质为PET,熔点是255-270℃。
优选的,所述油气分离过滤材料含有23-27wt%直径为0.5-1.2μm的B玻璃纤维,60-64wt%直径为3-3.5μm的B玻璃纤维,9-12wt%直径为5-7μm的E玻璃纤维,3-4wt%直径为15-16μm、长度6-9mm的双组分热熔纤维。
优选的,所述功能胶料包括增强胶料和防水防油胶料。
优选的,所述增强胶料为丙烯酸乳液或氨基硅乳液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防水防油胶料为聚硅氧烷、有机硅乳液或氟系防水防油剂中的至少一种。
2、所述的一种高效油气分离过滤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再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再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692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强度、光致发光大豆蛋白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无芯电炉烘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