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时检测尿液中BTEX代谢产物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69627.6 | 申请日: | 202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830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彦君;杨惠媛;陆文静;王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G01N30/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王焕 |
地址: | 10008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时 检测 尿液 btex 代谢 产物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同时检测尿液中BTEX代谢产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样品前处理:将尿液样品酸化后过滤;(b)配制标准溶液;(c)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色谱柱为C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和0.5%的(乙酸+磷酸)混合液,洗脱方式为梯度洗脱;(d)根据所述标准溶液经色谱系统获得的标准曲线的线性回归方程以及所述尿液样品的峰面积,计算得出所述尿液样品中各代谢产物的浓度。本发明建立的方法样品前处理过程简单,通过色谱柱和洗脱条件的选择优化,能在30分钟内完成一次检测,并且能够同时检测分析多种BTEX代谢产物,操作简单,分离效果好,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和回收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分析与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同时检测尿液中BTEX代谢产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BTEX一般指苯系物,是苯的衍生物的总称,主要包括苯、甲苯、乙苯、二甲苯、苯乙烯等,广泛存在于石油、加油站、塑料制品以及工业副产物中。BTEX具有高致癌风险且对生物体具有毒性,被国际癌症组织(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列为重点关注物质。BTEX的人体暴露途径通常有三种:呼吸、摄入和皮肤接触,其中呼吸暴露是最主要的暴露途径。
生活环境中接触BTEX的主要来源包括汽车尾气、汽油挥发以及有机物燃烧等,职业环境中BTEX接触主要为油漆工、鞋厂以及石化工人等。BTEX的健康风险包括短期大剂量接触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麻醉和长期接触引起的造血系统毒性和癌症。欧美国家推荐1ppm作为BTEX的8h职业接触限值,我国也于2002年将BTEX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修订为6mg/m3。目前部分职业人群接触BTEX的接触水平以ppb级为主,而普通人群日常也存在1-20ppb的BTEX接触。
低剂量的BTEX的接触现状使得在使用传统的外暴露量进行风险评估结果可靠性较差。生物检测可反映人体暴露的真实风险,通过对生物样本(如血液、尿液、肺泡等)中的生物标志物检测,能有效的反映个体样本中污染物的负荷程度。尿液在采集过程中具有对受试者无伤害、易获取等特点,是生物检测的主要手段。生物标志物是判断职业暴露水平的生化指标,可用于评价外源化学物的接触水平及其引起的有害生物效应。已有针对人体生物标志物进行的研究表明,反,反式黏康酸(t,t-MA)可作为苯接触的生物标志物;马尿酸可作为甲苯的生物标志物;苯乙醇酸和苯乙醛酸可作为乙苯和苯乙烯的接触生物标志物;甲基马尿酸可作为二甲苯的接触生物标志物。
BTEX尿液生物标志物常用检测方法包括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以及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光光度法是通过测定被测物质在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光的吸收度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汪家兴(1990)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尿样中马尿酸浓度,该法最低检测浓度为6mg/L;但在实验过程中由于日光对马尿酸反应产物有破坏作用,操作不当会影响显色效果,重复性较低。气相色谱法是以气体为流动相,根据物质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中的分配系数差异对样品物质进行分离,该法检测精度较高但样品前处理操作繁琐,普及性差。高效液相色谱法不受样品挥发度和热稳定性的限值,具有高效、方便等优点是目前实验室采用的主要检测手段。对于尿液中BTEX代谢产物的检测,目前HPLC可实现的多为某种代谢产物的单独测定,而在实际环境中BTEX往往同时存在,如何同步测定尿中BTEX的代谢产物,构建快速高效的检测方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时检测尿液中BTEX代谢产物的方法,所述方法能够同时且快速检测分析多种BTEX代谢产物,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分离效果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同时检测尿液中BTEX代谢产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样品前处理:将尿液样品酸化后过滤;
(b)配制反,反式黏康酸、马尿酸、苯乙醇酸、苯乙醛酸以及甲基马尿酸的标准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696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精度温度采样电路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铁路用定位转运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