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ZeroMQ的列车测试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71888.1 | 申请日: | 202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162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惠冰;陆方康;潘春梅;杨慧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54 | 分类号: | G06F9/54;G06F9/451;G06F9/455;G06F1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雅睿泉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42 | 代理人: | 马铁良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zeromq 列车 测试 系统 | ||
本公开提供一种基于ZeroMQ的列车测试系统,包括:第一工作站用于部署列车模型、从第五工作站订阅对应驾驶信息、根据对应驾驶信息向第五工作站推送对应列车的运行状态、从第五工作站订阅对应列车的所处环境信息;第二工作站用于部署线路模型、从第五工作站订阅运行状态、根据运行状态向第五工作站推送测试线路状态信息和对应列车所处环境信息;第三工作站用于部署站场图模型、从第五工作站订阅测试线路状态信息;第四工作站用于部署与列车模型对应的驾驶台模型、从第五工作站订阅对应列车的运行状态、向第五工作站推送对应列车的驾驶信息;第五工作站用于部署消息中心、拉取并发布运行状态、所处环境信息、测试线路状态信息及驾驶信息至每一工作站。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轨道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ZeroMQ的列车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轨道交通行业中,测试系统中包含多个子系统。在应用子系统之前,需要对子系统进行验证。而在应用现场对子系统进行验证则是不现实的,一般需要搭建室内自动测试系统。其中,子系统包括列车子系统、轨道子系统、线路信号设备子系统等。
传统的自动测试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具体的,将每一个子系统部署到一个工作站上,并为每一个工作站配置其他所有工作站的IP和端口号。在此基础上,工作站与工作站之间采用UDP或TCP的点到点方式来传输数据,从而实现对子系统的验证。
但是,由于需要为每一个工作站配置其他所有工作站的IP和端口号,这导致传统的自动测试系统通信配置复杂,进而导致子系统的测试容易出错。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基于ZeroMQ的列车测试系统。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ZeroMQ的列车测试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工作站,任意第一工作站用于部署列车模型,并从第五工作站订阅对应驾驶信息,以及根据所述对应驾驶信息向所述第五工作站推送对应列车的运行状态;
第二工作站,用于部署线路模型,并从所述第五工作站订阅所述运行状态,以及根据所述运行状态向所述第五工作站推送测试线路状态信息、对应列车所处环境信息;
第三工作站,用于部署站场图模型,并从所述第五工作站订阅所述测试线路状态信息;
所述第一工作站,还用于从所述第五工作站订阅对应列车的所处环境信息;
至少一个第四工作站,任意第四工作站用于部署与所述列车模型对应的驾驶台模型,并从所述第五工作站订阅对应列车的运行状态,以及向所述第五工作站推送对应列车的驾驶信息;
第五工作站,用于部署消息中心,拉取并发布所述运行状态、所述所处环境信息、所述测试线路状态信息以及所述驾驶信息至所述第一工作站、所述第二工作站、所述第三工作站以及所述第四工作站。
可选的,所述列车模型为虚拟列车的列车模型,或者为真实列车的列车模型。
可选的,在所述列车模型为虚拟列车的列车模型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工作站与车载控制器连接;
在所述列车模型为真实列车的列车模型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工作站与所述真实列车的车载工控机连接,所述车载工控机与所述真实际列车的车载机柜连接。
可选的,在所述列车模型为虚拟列车的列车模型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工作站还用于:
接收所述车载控制器发送的控车指令。
可选的,所述列车模型至少包括:应答器车载查询器子模型、车辆控制管理系统子模型、IO接口子模型、速度脉冲子模型、动力学子模型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的,所述第二工作站与联锁工控机连接,所述联锁工控机与联锁机柜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18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装饰材料铺贴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仿真场景的创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