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附加能耗的采用生物技术的油烟净化装置及其净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73858.4 | 申请日: | 202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075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舒孝喜;温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赛富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4 | 分类号: | B01D53/84;B01D4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郑婉婷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附加 能耗 采用 生物技术 油烟 净化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附加能耗的采用生物技术的油烟净化装置及其净化方法。该制备过程是通过制备第一复合填料;制备第二复合填料;制备复合菌液;根据废气量确定第一复合填料,第二复合填料的体积及复合菌液的喷淋速度,废气量为100m3/h,复合菌液喷淋速度为0.5~1.5L/h;将第一复合填料填充入第一填料部,将第二复合填料填充入第二填料部,将复合菌液加入菌液容纳槽中实现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烟净化领域,特别是一种无附加能耗的采用生物技术的油烟净化装置及其净化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餐厨油烟排放的治理一直是城市环境污染治理的老大难问题,也是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据大气源的分析,餐厨油烟对PM2.5的”贡献率”高达15%以上,也是目前仅次于工业污染和交通污染的第三大大气污染源。据悉,餐厨油烟的投诉占到了大气污染投诉的60%左右,可见,餐厨油烟污染对于执法部门来说也是一个头疼的问题。餐厨油烟废气主要来源宾馆、饭馆、酒家、餐厅以及学校、机关、工厂等场所;食品油炸、烹任加工行业;油溅热处理车间、油雾润滑车间、工件焊接车间以及烯油锅炉排放等工业场合。
食物烹任、加工过程中挥发的油脂、有机质及其加热分解或裂解产物,统称为油烟。餐饮单位每天所使用的食用油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植物油,另一种是动物油,植物油主要有豆油、花籽油和花生油;动物油主要成分是饱和脂酸甘油酯。而食用油是混合物,高于270度之后,高沸点的食用油组成成分开始汽化,并形成大量“青烟”,主要是不为肉眼可见的微油滴所组成。此时往油中加入食品,食品中所含水分急剧汽化膨胀,其中部分冷凝成雾和油烟一起形成油烟雾。在随着温度上升的各阶段所形成的混合气体在离开锅灶上升过程中与液面外的空气分子碰撞。与此同时,燃烧热分解产生出一些细颗粒物和有害气体,最终形成食用油及食品在高温下的挥发物及其冷凝雾、气溶胶、水汽及含细颗粒物所组成的油烟雾。治理油烟废气,需达到餐饮业油烟污染物排放标准(DB41_1604-2018)。
当前国内外油烟基本是靠湿式喷淋、离心分离、低温等离子、静电复合、填料过滤、紫外光解、电沉积等技术,处理效果不稳定,难于达到长期有效运行。现有设备主要立足于烟气的处理,忽视了油的预处理,结果造成装置运行初期,能够达到国家的要求,运行两个月后,无法满足排放标准。喷嘴雾化的方式由于油泥的堵塞,造成喷嘴无法达到满意的雾化效果,直接影响了对烟气的过滤。低温等离子由于前期油烟预处理不彻底,造成极板及放电尖端积油泥,影响等离子的处理效果,实际运行难于超过三个月,就无法实现烟气的达标处理。等离子排放烟气达不到要求,没有任何补救设备和手段。由于前端处理不彻底,排放装置固定设置,无法进行在线清洗,十分难于进行拆卸,只有装置更换才能达到达标的要求。当前餐厨油烟只能够走污染,采购处理装置,达标,运行两到三个月,无法达标,再污染,循环往复。
综上所述,餐厨油烟处理目前也是停留在过滤,喷淋、离心分离等传统的物理或化学处理技术,效果不理想,且消耗大量的能耗,同样面临二次污染和效率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附加能耗的采用生物技术的油烟净化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烟净化装置,该装置包括进烟烟道、生物净化单元和菌液喷淋单元,进烟烟道与生物净化单元构成油烟传输连接。生物净化单元包括一本体,本体为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中空壳体,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一中空部,第一填料部,第二中空部和第二填料部,第一填料部填充有比表面积为4500~6500m2/m3,空隙率为20-35%间的第一复合填料,第二填料部填充有比表面积为2500-3500m2/m3,空隙率为35-45%间的第二复合填料;进风口、出风口、第一中空部、第一填料部、第二中空部和第二填料部互相连通;菌液喷淋单元向第一填料部和第二填料部喷淋复合菌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赛富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赛富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38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