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棚骨架自动安装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76367.5 | 申请日: | 202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057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秦涛;魏超;唐宇飞;刘晓明;邱金星;温景阳;马渊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文理学院;襄阳金美科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14 | 分类号: | A01G9/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441053 湖北省襄***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棚 骨架 自动 安装 机器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棚骨架自动安装机器人,包括:车架、储料结构以及大棚骨架折弯结构。其中储料结构,包括设于所述车架上侧的储料台以及设于所述储料台上的出料驱动部,所述储料台用于承载料杆并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料杆依次从所述出料口下落;大棚骨架折弯结构,设于所述车架后侧,包括活动折弯架以及折弯驱动部,所述活动折弯架对应设于所述出料口下方,本发明提供的大棚骨架自动安装机器人,旨在解决传统技术中大棚骨架人工安装效率低,且安装精度不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棚骨架自动安装机器人。
背景技术
蔬菜大棚是广大农村地区种植反季蔬菜经常使用的设施,某些地区将料杆折弯成圆弧状后将两端插入泥土作为大棚骨架,间隔一定的距离设置大棚骨架,最后在插好的料杆上部覆盖塑料薄膜即可,传统技术中,工作人员使用等长的钢管,人工进行折弯后,再依次平行等间距插入泥土,然而此种作业方式工作效率慢,费时费力;且人工折弯的钢管形状不一致,在并排插入泥土时也不能保证平行度,最后会导致覆盖塑料薄膜时,钢管不能完全与塑料薄膜接触,不能完全起到支撑的作用,导致大棚骨架的稳定性降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大棚骨架自动安装机器人,旨在解决传统技术中大棚骨架人工安装效率低,且安装精度不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棚骨架自动安装机器人,包括:
车架,包括车架驱动部,所述车架驱动部用以驱动所述车架向前活动;
储料结构,包括设于所述车架上侧的储料台以及设于所述储料台上的出料驱动部,所述储料台用于承载料杆并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料杆依次从所述出料口下落;以及,
大棚骨架折弯结构,设于所述车架后侧,包括安装架以及设于所述安装架上的活动折弯架以及驱动装置,所述活动折弯架对应设于所述出料口下方;
其中,所述活动折弯架,包括沿水平延伸的支撑主杆、以及分设于所述支撑主杆两端的两个支撑侧杆,两个所述支撑侧杆的其中之一用以固定料杆的一端,另一用以固定所述料杆的另一端,所述活动折弯架具有两个所述支撑侧杆同时远离所述支撑主杆的初始状态、以及两个所述支撑侧杆同时靠近所述支撑主杆的折弯状态;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折弯驱动部,所述折弯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活动折弯架由所述初始状态切换至所述折弯状态,以使得所述料杆折弯成型以形成大棚骨架。
可选地,所述储料台在横向上呈相对设置的两侧壁上设有多个沿上下向延伸的安置槽,在横向上对应设置的两个所述安置槽用于分别卡接所述料杆的两端;
每侧的多个所述安置槽在前后向呈间隔设置,且多个所述安置槽的下端自前向后呈渐低设置,每侧的多个所述安置槽的底部互相连通以形成自前向后向下倾斜延伸的导料槽,所述导料槽与所述出料口连通。
可选地,所述出料驱动部包括设于所述储料台上、且靠近所述出料口设置的拨料杆,以及设于所述储料台上的第一驱动电机;
所述拨料杆包括连接于所述储料台在横向上呈相对设置的两侧壁的杆本体、以及沿所述杆本体的周向呈间隔分布的多个拨料片,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驱动连接所述杆本体,以驱动多个所述拨料片转动,以使得所述料杆沿所述导料槽从所述出料口下落。
可选地,两个所述支撑侧杆分别呈弯折状,以具有呈夹角设置的第一杆和第二杆,各所述第一杆远离所述第二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支撑主杆铰接,在所述初始状态下,各所述第一杆分别沿水平延伸,在所述折弯状态下,各所述第一杆分别自所述支撑主杆向下倾斜延伸,各所述第二杆分别沿上下向延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文理学院;襄阳金美科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文理学院;襄阳金美科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63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