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疏水表面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在金属腐蚀防护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77535.2 | 申请日: | 2020-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111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曹美文;聂焱;李玉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C09D5/08 | 分类号: | C09D5/08;C09D1/00;C09D5/00;C09D5/24;B05D7/24;B05D7/14;B05D3/10;B05D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55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疏水 表面 复合 制备 及其 金属腐蚀 防护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金属腐蚀防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MXene/氟代硅烷(FAS)超疏水表面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在金属腐蚀防护中的应用。所述应用方法如下:金属试样表面预处理,γ‑GPS硅烷改性SiO2纳米颗粒并制备分散液,MXene/FAS混合溶液的配制,将上述两种分散液在预处理的金属试样表面依次旋涂成膜,将旋涂后的金属试样室温干燥,随后于烘箱中固化成膜。本发明采用MXene/FAS超疏水复合膜表面防护技术,使其具有优异的超疏水自清洁性能和耐蚀性能,能显著提升金属材料的表面持久清洁和防腐蚀性能。另外,本发明制备的防护膜操作简单、满足环保的要求。其中,MXene的掺杂能有效阻碍腐蚀介质的扩散,提高复合膜的耐腐蚀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腐蚀防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MXene/氟代硅烷(FAS)超疏水表面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在金属腐蚀防护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金属材料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金属腐蚀却造成了金属材料极大浪费。其中以铝合金为例,其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密度低、电磁性能好、强度重量比高等等,这使铝合金在航空航天和汽车等各个行业充分应用。然而,其耐蚀性较差,限制了它更广泛的应用。金属腐蚀大多数发生在金属基体与水、氧或其他腐蚀环境接触时,若减少接触或彻底隔绝腐蚀环境将极大降低腐蚀发生的趋势。
人们已经采取了很多防护措施来减少金属材料腐蚀造成的经济损失,目前的众多防腐方法中,采用涂膜进行防腐因制造简便、经济适用、性能优异等优点而表现突出。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涂层表面亲水导致表面极容易被水和污染物长期附着,随着时间延长腐蚀物质必然通过涂层微孔渗入金属基底,长此以往导致涂层失去防护作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研究人员受的自然界“荷叶效应”启发,应用了低表面能的全氟代硅烷偶联剂,偶联剂通过Si-O-金属的化学键能稳固附着在金属表面,硅烷之间又可通过相互交联形成三维网状的防护膜,从而对金属达到有效防护。在硅烷溶液中加入一些纳米材料可以对硅烷膜进行改性,以提升其防护性能。为了增加超疏水膜的耐腐蚀性能,我们引入了MXene二维材料,MXene的掺杂能有效阻碍腐蚀介质的扩散,提高复合膜的耐腐蚀性能。此外,耐磨性差一直是超疏水膜潜在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引入了经过环氧基团改性的SiO2纳米粒子,通过层层组装制备了超疏水的MXene/FAS复合膜,不但增加了其耐磨性更有效的提升了其耐腐蚀性能,十分适合工业化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制备了一种MXene/氟代硅烷(FAS)的超疏水表面复合膜,并研究了它在金属腐蚀防护中的应用。该表面复合膜克服了传统超疏水膜耐磨性不足的缺点,并且能够有效阻碍腐蚀介质向金属基体的扩散,极大提升复合膜的耐腐蚀性能,且工艺操作简单,利于工业化应用。
本发明制备了一种MXene/氟代硅烷(FAS)的超疏水表面复合膜,并研究了它在金属腐蚀防护中的应用。该表面复合膜克服了传统超疏水膜耐磨性不足的缺点,并且能够有效阻碍腐蚀介质向金属基体的扩散,极大提升复合膜的耐腐蚀性能,且工艺操作简单,利于工业化应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MXene/FAS超疏水表面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在金属腐蚀防护中的应用。
作为优选,所述硅烷选自γ-GPS和FAS全氟代硅烷,所述金属为铝合金。
应用方法如下:
金属试样表面进行盐酸刻蚀预处理;γ-GPS硅烷改性SiO2纳米颗粒制备分散液;配制MXene/FAS混合溶液;将上述两种分散液在预处理的金属试样表面旋涂成膜;将旋涂后的金属试样室温干燥,随后于烘箱中固化成膜。
作为优选,所述金属试样表面进行酸刻蚀预处理具体操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75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动态二维码控制多端鉴权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食品加工用液体定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