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77744.7 | 申请日: | 2020-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38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高木登;加藤和树;山口正晃;高冈俊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1P3/20 | 分类号: | F01P3/20;F01P5/10;F01P7/14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张建涛;陈砚文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冷却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冷却装置。发动机冷却装置具有:机械水泵;流量控制阀,所述流量控制阀具有阀体,所述阀体的相对旋转位置由电动机改变;以及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执行电动机的驱动控制,以将阀体的相对旋转位置变为目标相对旋转位置。当发动机转速上升时,控制单元执行保护控制,所述保护控制用于将耐压极限转速等于或高于当前发动机转速的相对旋转位置设定成流量控制阀的阀体的目标运行位置,并且当车载电源的供应电压已经下降时,控制单元执行退避控制,所述退避控制用于将目标相对旋转位置的设定范围减小到指定退避运行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冷却装置,该发动机冷却装置配备有机械水泵和流量控制阀。
背景技术
日本专利申请公报第2013-234605号(JP 2013-234605 A)中所述的装置通常被称为水冷发动机冷却装置,该水冷发动机冷却装置通过使冷却剂循环通过形成在发动机内部的水套来冷却发动机。日本专利申请公报第2013-234605号(JP 2013-234605 A)中所述的发动机冷却装置配备有:机械水泵,该机械水泵响应于发动机的旋转而将冷却剂输送到水套;和电子控制阀,该电子控制阀关闭以限制冷却剂从水套流出。此外,当发动机还未被暖机时,通过关闭电子控制阀使冷却剂留在水套中来加速发动机的暖机。
顺便提及,机械水泵的排出压力随着发动机转速上升而上升。因此,当发动机转速在电子控制阀关闭的情况下变高时,水套的液压压力可能变得太高。作为这种问题的对策,上述常规的发动机冷却装置通过如下方式抑制水套的液压压力的上升:在发动机转速变为等于或高于当关闭电子控制阀以使暖机加速时的特定转速的情况下,强制打开电子控制阀而不等待暖机的完成。
发明内容
然而,当车载电源的供应电压下降时,打开电子控制阀所需的时间变长,并且在这段时间期间液压保持较高。因此,可能无法充分地抑制液压上升。
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发动机冷却装置配备有:用于流过形成在发动机的内部的水套的冷却剂的循环回路;机械水泵,该机械水泵响应于发动机的旋转而运行,并且该机械水泵使冷却剂循环通过循环回路;流量控制阀,该流量控制阀用于调节流过循环回路的冷却剂的流量,并且该流量控制阀具有由电动致动器驱动的阀体,该电动致动器通过被供应来自车载电源的电力而运行,并且该流量控制阀允许冷却剂的流动通道面积根据阀体的运行位置而改变;和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根据发动机的运行状况将在指定控制范围内的运行位置设定成目标运行位置,并且该控制单元执行致动器的驱动控制,以将阀体的运行位置变为所设定的目标运行位置。上述发动机冷却装置中的控制单元执行保护控制,该保护控制用于将耐压极限转速等于或高于当前发动机转速的运行位置设定成目标运行位置。此外,当车载电源的供应电压已经下降时,控制单元执行退避控制,该退避控制用于将控制范围减小到退避运行范围,该退避运行范围被提前设定成包括最大耐压运行位置的运行位置范围。顺便提及,本文中所提及的耐压极限转速意指循环回路的任何区域中的液压压力均低于该区域中能够允许的液压压力的上限的发动机转速最大值。此外,最大耐压运行位置意指控制范围内的运行位置中耐压极限转速最高的运行位置。
在如上所述地构造的发动机冷却装置中,响应于发动机的旋转而运行的机械水泵使冷却剂循环通过循环回路。因此,当发动机转速上升时,循环回路的液压压力上升。然后,当循环回路的任何区域中的液压压力已经保持高于该区域中的耐压极限、即高于该区域中能够允许的液压压力上限时,结果是,循环回路的部件构件不能承受该液压压力,从而引起冷却剂泄漏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77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提供空气流的方法
- 下一篇:自身抗体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