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78425.8 | 申请日: | 2020-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265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黄培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良宇安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16 | 分类号: | B60L53/16;B60L53/18;B60L53/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充电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设备,其结构包括机体、充电枪、导电线、散热口、控制面板,散热口与机体为一体化结构,控制面板嵌固于机体的前端位置,充电枪通过导电线与机体电连接,当蓄电池充满断开后通电线内部的电流无法持续导入蓄电池中,则会向侧面的接电线导入,故而接电线的末端能放出电流推动外伸板向上伸出,从而使通电线对电流的导出能够停止,通过电流经过板面对结合杆产的冲击,能够使结合杆推动伸出板向外伸出,从而能够将放电头上的热量导入伸出板,且通过伸出板向外伸出产生的惯性力,能够使带动板在弹力片的配合下进行反复摆动,故而能够对伸出板内部的热量进行散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具体的是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设备。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主要是用于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的设备,能够通过将充电枪插入新能源汽车的充电口内,再开启充电枪上的启动开关,从而使充电桩能够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基于上述描述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设备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例如:
由于新能源汽车的蓄电池在充电完成后都有自动停止进电功能,以此来对蓄电池进行保护,但蓄电池停止进电后充电枪还是会持续放电,若人员未能及时切断充电枪电源,则会出现电力资源浪费的现象。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设备,其结构包括机体、充电枪、导电线、散热口、控制面板,所述散热口与机体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控制面板嵌固于机体的前端位置,所述充电枪通过导电线与机体电连接;所述充电枪包括启动手柄、外框、导电线、充电头,所述启动手柄与外框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导电线安装于外框的内部位置,所述充电头嵌入于外框的前端位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充电头包括外壳、滑动块、衔接块、通电架、前置板,所述滑动块与外壳间隙配合,所述衔接块嵌固于外壳的后端位置,所述通电架与滑动块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前置板安装于外壳的前端位置,通过带有电流的衔接块能够对通电架产生吸力。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通电架包括外伸板、板体、接电线、框体、放电头、通电线,所述外伸板与板体间隙配合,所述接电线的一端与通电线电连接,且接电线的另一端与框体内部相连接,所述放电头安装于通电线的前端位置,所述通电线贯穿于板体的内部位置,所述外伸板设有两个,且均匀的在框体上呈对称分布。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外伸板包括受力板、底板、连接架,所述受力板与底板的顶部活动卡合,所述连接架的一端与受力板相连接,且连接架的另一端与底板铰链连接,所述受力板设有两个,且均匀的在底板的顶部呈对称分布。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放电头包括伸出板、板面、结合杆,所述伸出板与结合杆的前端嵌固连接,所述结合杆与板面间隙配合,所述伸出板设有两个,且均匀的在板面的右侧呈对称分布。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伸出板包括带动板、承接板、弹力片、底置板,所述带动板与承接板的内部活动卡合,所述承接板与底置板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弹力片与带动板相连接,所述带动板设有两个,且均匀的在承接板的内部呈平行分布。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带动板包括外展板、板块、联动块,所述外展板与联动块的边侧铰链连接,所述联动块与板块活动卡合,所述外展板设有两个,且均匀的在板块的左右两侧呈对称分布。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当蓄电池充满断开后通电线内部的电流无法持续导入蓄电池中,则会向侧面的接电线导入,故而接电线的末端能放出电流推动外伸板向上伸出,从而使受力板能够将两端通电线进行分离,从而使通电线对电流的导出能够停止,有效的避免了蓄电池停止进电后充电枪还是会持续放电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良宇安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良宇安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84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业务审批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