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纳米管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78695.9 | 申请日: | 2017-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866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胜;周志红;陈旭;林伟国;荣峻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北京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62 | 分类号: | H01M4/62;H01M10/0525;H01M4/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及其 应用 | ||
1.一种碳纳米管,其特征在于,由高倍透射电镜可见,所述碳纳米管的管壁碳层晶格条纹与所述碳纳米管的管轴向呈5°~15°夹角;该碳纳米管由以下方法制得:以重油为碳源,以负载了镍钴水滑石的碳纤维布或碳纤维纸为基底,用气相沉积法在所述的基底上生长碳纳米管。
2.一种电极,其特征在于,该电极中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纳米管。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碳纤维布或碳纤维纸,和其纤维上向外生长的碳纳米管;所述碳纳米管由镍/钴催化生长而得;所述碳纳米管的外径为80nm~250nm,内径为30nm~150nm,长度为5μm~50μm;以所述碳纤维布或碳纤维纸的面积计,所述碳纳米管的负载量为1mg/cm2~4mg/cm2。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由以下方法制得:在浸有碳纤维布或碳纤维纸的液相反应体系中,合成镍钴水滑石,得到负载了镍钴水滑石的碳纤维布或碳纤维纸,即所述的基底。
5.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由以下方法制得:
(1)配制镍盐、钴盐和季铵盐的溶液,溶剂为醇、水或二者的混合物;
(2)将碳纤维布或碳纤维纸浸入该溶液中,然后在100℃~200℃下反应20小时以上,得到负载了镍钴水滑石的碳纤维布或碳纤维纸,即所述的基底。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镍盐为硝酸镍或氯化镍;所述的钴盐为硝酸钴或氯化钴。
7.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季铵盐为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四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四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或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8.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该电池中包括权利要求2~7中的任一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北京化工大学,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869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强化学习实现多监听器的合作主动窃听方法
- 下一篇:阳极板导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