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甘氨酸络合铜盐预混料及其生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78757.6 | 申请日: | 2020-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05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叶平;黎能明;高万强;赖园园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森乐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20/142 | 分类号: | A23K20/142;A23K20/20;A23K20/28;A23N17/00;C07C227/18;C07C229/76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8 | 代理人: | 黎昌莉 |
地址: | 402460 重庆市荣昌区***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甘氨酸 络合 铜盐预混 料及 生产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有机饲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甘氨酸络合铜盐预混料及其生产系统。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甘氨酸络合铜盐的如图1所示的可见光谱建立预判分类模型;(2)得到的所述甘氨酸络合铜盐的可见光谱与所述预判分类模型进行匹配;(3)根据匹配判定所述甘氨酸络合铜盐的类型添加对应的辅料得所述甘氨酸络合铜盐预混料。所述生产系统包括甘氨酸络合铜盐生产系统、分光光度计、数据处理软件、辅料储存装置和混合装置。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可以得到高纯度的甘氨酸铜络合盐和高络合率的甘氨酸络合铜盐预混料,产品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稳定性高,更加适合作为饲料剂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饲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甘氨酸络合铜盐预混料及其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微量元素是十分重要的营养性添加剂,目前在饲料、预混料中普遍使用的微量元素添加剂主要是硫酸盐、氯化盐、氧化物等无机盐,它们有很多缺陷,如:在动物营养上由于消化过程中化学反应复杂,易受饲料中的磷酸盐、植酸等成分的影响,而形成不溶性沉淀,降低了生物学效价,影响了吸收利用;在饲料加工中无机盐一般带有结晶水,易吸潮结块。无机盐对维生素和油脂等破坏作用较强。有些饲料厂采用高铜高锌饲料,收效不高,且严重污染环境。
而甘氨酸络合(螯合)铜具备无机铜所不具备的诸多优点,属于第三代饲料添加剂,能够同时向动物提供铜元素和平衡有效的氨基酸,并且能够有效缓解和治疗动物各种缺铜症状;氨基酸络合物还具有化学稳定性、生物效价高、无毒无刺激性、适口性好、改善畜禽免疫功能等特征,氨基酸络合物对维生素、抗生素等活性成分影响很小,还可以减少与其它微量元素的拮抗,提高动物抗应激能力。动物试验表明,在使用了含微量元素氨基酸络合物的饲料后,动物生长速度加快、繁殖力提高、饲料转化效率改善,并且表现出诸如皮毛光亮、皮肤红润、肉色鲜红、精液品质高、性成熟早等一系列特点。饲料中铜的不足可引起多种缺铜症。
然而甘氨酸络(螯)合铜却存在价格过高的缺陷,折算成金属铜计,目前市面上甘氨酸铜的价格是硫酸铜的10倍以上。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生产工艺复杂,大多数微量元素氨基酸络(螯)合物都需要用到有机溶剂作为分离剂,有机溶剂的不菲价格和繁琐的废水回收处理流程,并且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氢氧化钠作为调节反应体系的pH值,这必然产生硫酸钠或者氯化钠和大量的难以处理的含盐废水,这些也是造成氨基酸微量元素络(螯)合物价格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二是饲料配方设计人员在进行配方设计过程中,没有考虑扣减添加甘氨酸络合铜时所引入的甘氨酸价值,造成了甘氨酸络合铜价格偏高的假象。
专利CN106278916B公开了一种甘氨酸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氧化铜溶解:将氧化铜溶于氨水中,形成铜氨络合物;合成反应:将甘氨酸与铜氨络合物按一定比例投入到反应釜中反应,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得到反应液;产物提纯:将反应液降温并离心,得到甘氨酸铜固体1和滤液,再将滤液减压蒸馏得到甘氨酸铜固体2和液体馏分,将甘氨酸铜固体1和甘氨酸铜固体2干燥后得到产品;氨回收:用吸收剂吸收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氨气并作为回收液,将回收液回用至氧化铜溶解步骤代替氨水溶解氧化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既能避免杂质离子的干扰,又能提高反应速率的甘氨酸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得到的产品是2:1型的甘氨酸螯合铜化合物。
专利CN102766062A提供了一种新的更加简便的方法合成甘氨酸铜,其包括下列步骤:(1)将等摩尔的CuSO4·5H2O和K2CO3分别研细后再混合研磨;(2)将上述混合物迅速投入50mL温水中,快速搅拌,让两种物质充分反应;(3)过滤或沉淀得到碱式碳酸铜;(4)将碱式碳酸铜粉末和甘氨酸溶液以1:4.5的物质的量的比在65-70℃的水浴中混合;(5)搅拌螯合约30分钟。本发明方法步骤简单且螯合速率较高,加入热水浴的一瞬间,反应立即发生,只需30min就可螯合至最大值,且产率高。该方法制备得到的产品是2:1型的甘氨酸螯合铜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森乐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森乐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87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