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温设备自学习测温方法、测温系统及测温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78982.X | 申请日: | 2020-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47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富鹏;伍硕群;傅纬球;卢毅强;罗嘉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天波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1/02 | 分类号: | G01K1/02;G01K1/20;G01K1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汪庭飞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深海路17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温 设备 自学习 方法 系统 | ||
1.一种测温设备自学习测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定测温设备开机后记录环境温度和环境温度下的温度波动阈值,根据记录的环境温度和环境温度下的温度波动阈值获得在环境温度下的测试方差和测试增益;
当视场温度发生突变后,测温设备记录测温对象的第一测试温度;
记录在下一个单位时间周期内测温对象的第二测试温度,记录在下一个单位时间周期内测温对象的第三测试温度;
根据记录的第一测试温度、第二测试温度和第三测试温度判断测温对象的状态;
根据记录的测试方差和测试增益得出与第一测试温度对应的误差值,根据该误差值结合第一测试温度获得与环境温度对应的实际温度;
其中,所述测试增益、测试方差和实际温度依据如下方法进行:
g=p/(p+r),g记作本次温度测试的测试增益,p为应用的测温设备的测试方差,r为温度波动阈值的峰值;
P=(1-g)*p,P记作本次温度测试的测试方差;
X=x+g*(m-x),X记作本次温度测试的实际温度,g记作本次温度测试的测试增益,m记作本次温度测试的环境温度,x记作本次温度测试的第一测试温度的数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温设备自学习测温方法,其特征在于,设定测温设备开机后记录环境温度和环境温度下的温度波动阈值,根据记录的环境温度和环境温度下的温度波动阈值获得在环境温度下的测试方差和测试增益的步骤还包括:
设定测温设备开机后记录的环境温度对应有多个,每个环境温度下都对应具有温度波动阈值、测试方差和测试增益;根据测温环境的温度,测温设备调取每个环境温度下对应的温度波动阈值、测试方差和测试增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温设备自学习测温方法,其特征在于,记录在下一个单位时间周期内测温对象的第二测试温度,记录在下一个单位时间周期内测温对象的第三测试温度的步骤还包括:
当第二测试温度与第三测试温度之间的数据具有较大差别时,则利用测温设备再获取奇数次温度数据,并从将该奇数次温度数据重新排序,并取中间值,作为第四测试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温设备自学习测温方法,其特征在于,记录在下一个单位时间周期内测温对象的第二测试温度,记录在下一个单位时间周期内测温对象的第三测试温度的步骤还包括:
所述第二测试温度和第三测试温度进行取整,作为评估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温设备自学习测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记录的第一测试温度、第二测试温度和第三测试温度判断测温对象的状态,根据记录的测试方差和测试增益获取环境温度对应的实际温度的步骤还包括:
当第二测试温度、第三测试温度与第一测试温度之间的数据具有较大差别时,则判断测温对象处于异常状态。
6.一种测温系统,其应用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测温设备自学习测温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测温系统包括:
记录装置,用于记录环境温度和环境温度下的温度波动阈值,和下一个单位时间周期内测温对象的第二测试温度,记录在下一个单位时间周期内测温对象的第三测试温度;
处理装置,所述处理装置与记录装置连接,用于根据记录的环境温度和环境温度下的温度波动阈值获得在环境温度下的测试方差和测试增益,及根据记录的第一测试温度、第二测试温度和第三测试温度判断测温对象的状态,根据记录的测试方差和测试增益得出与第一测试温度对应的误差值,根据该误差值结合第一测试温度获得与环境温度对应的实际温度;
其中,所述记录装置还用于当第二测试温度与第三测试温度之间的数据具有较大差别时,则利用测温设备再获取奇数次温度数据,并从将该奇数次温度数据重新排序,并取中间值,作为第四测试温度;所述第二测试温度和第三测试温度进行取整,作为评估温度;
所述处理装置还用于当第二测试温度、第三测试温度与第一测试温度之间的数据具有较大差别时,则判断测温对象处于异常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位时间周期为固定的时间段、工作日或非工作日。
8.一种测温设备,包括权利要求6至7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测温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天波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天波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898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钙钛矿薄膜形貌的调控方法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林业害虫诱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