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温设备自学习测温方法、测温系统及测温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78982.X | 申请日: | 2020-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47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富鹏;伍硕群;傅纬球;卢毅强;罗嘉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天波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1/02 | 分类号: | G01K1/02;G01K1/20;G01K1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汪庭飞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深海路17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温 设备 自学习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温设备自学习测温方法,包括:设定测温设备开机后记录环境温度和环境温度下的温度波动阈值,根据记录的环境温度和环境温度下的温度波动阈值获得在环境温度下的测试方差和测试增益;当视场温度发生突变后,测温设备记录测温对象的第一测试温度;记录在下一个单位时间周期内测温对象的第二测试温度,记录在下一个单位时间周期内测温对象的第三测试温度;根据记录的第一测试温度、第二测试温度和第三测试温度判断测温对象的状态;根据记录的测试方差和测试增益获取环境温度对应的实际温度,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测温设备自学习测温方法、系统及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测温方式依赖设备本身,使得测温出现误报情况较多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测温设备自学习测温方法、系统及设备。
背景技术
由于受到环境和传感器自身误差等外部因素的影响,测量到的温度会出现正负0.7摄氏度的波动使得测试出现误报的频率比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测温设备自学习测温方法、系统及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测温方式依赖设备本身,使得测温出现误报情况较多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
一种测温设备自学习测温方法,包括:设定测温设备开机后记录环境温度和环境温度下的温度波动阈值,根据记录的环境温度和环境温度下的温度波动阈值获得在环境温度下的测试方差和测试增益;当视场温度发生突变后,测温设备记录测温对象的第一测试温度;记录在下一个单位时间周期内测温对象的第二测试温度,记录在下一个单位时间周期内测温对象的第三测试温度;根据记录的第一测试温度、第二测试温度和第三测试温度判断测温对象的状态;根据记录的测试方差和测试增益获取环境温度对应的实际温度。
通过测温设备对当前环境温度和温度波动阈值进行分析,并记录在当前环境温度下的测试方差和测试增益,利用测试方差和测试增益确定合理温度浮动范围,利用在单位时间周期内的测温数据进行记录,结合测温设备在视场温度突变的条件下,获取第一测试温度、第二测试温度和第三测试温度,结合第一测试温度、第二测试温度和第三测试温度,获取一个较为合理的评估温度,利用评估温度结合上述获取的测试方差和测试增益,从而提高测温设备的温度测量的准确率,因此能解决测温出现误报情况较多的问题。
另外,测温设备开机后对测温对象获得第一测试温度、第二测试温度和第三测试温度,能够使用户结合上述测试温度获取对比信息,用于判断测温对象的状态。
进一步的,设定测温设备开机后记录环境温度和环境温度下的温度波动阈值,根据记录的环境温度和环境温度下的温度波动阈值获得在环境温度下的测试方差和测试增益的步骤还包括:
设定测温设备开机后记录的环境温度对应有多个,每个环境温度下都对应具有温度波动阈值、测试方差和测试增益;根据测温环境的温度,测温设备调取每个环境温度下对应的温度波动阈值、测试方差和测试增益。
进一步的,记录在下一个单位时间周期内测温对象的第二测试温度,记录在下一个单位时间周期内测温对象的第三测试温度的步骤还包括:
当第二测试温度与第三测试温度之间的数据具有较大差别时,则利用测温设备再获取奇数次温度数据,并从将该奇数次温度数据重新排序,并取中间值,作为第四测试温度。
进一步的,记录在下一个单位时间周期内测温对象的第二测试温度,记录在下一个单位时间周期内测温对象的第三测试温度的步骤还包括:
所述第二测试温度和第三测试温度进行取整,作为评估温度。
进一步的,所述测试增益、测试方差和实际温度依据如下方法进行:
g=p/(p+r),g记作本次温度测试的测试增益,p为本次温度测试数据的测试方差,r为温度波动阈值的峰值;
P=(1-g)*p,P记作本次温度测试的测试方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天波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天波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89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钙钛矿薄膜形貌的调控方法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林业害虫诱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