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林业害虫诱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78995.7 | 申请日: | 2020-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554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杨桦;杨伟;吴晓莉;罗伟;林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M1/04 | 分类号: | A01M1/04;A01M1/02;A01M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华智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0 | 代理人: | 何凡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林业 害虫 诱捕 装置 | ||
1.一种林业害虫诱捕装置,包括安装盖(1)、工作盒(2)和诱捕罩(3),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盖(1)一表面与工作盒(2)粘连,所述工作盒(2)一表面与诱捕罩(3)卡装连接,所述安装盖(1)另一表面安装有太阳能板(101),所述太阳能板(101)与工作盒(2)电性连接;
所述工作盒(2)内表面安装有储液盒(201),所述储液盒(201)为罐状结构,所述储液盒(201)一表面粘连有放液管(2011),所述放液管(2011)延伸至工作盒(2)外部,并与诱捕罩(3)内部连通;
所述工作盒(2)内表面粘连有控制器(202),所述控制器(202)与太阳能板(101)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202)一表面安装有驱动电机(203),所述驱动电机(203)一表面与工作盒(2)内表面粘连,所述驱动电机(203)一表面安装有驱动轴(2031),所述驱动轴(2031)延伸至诱捕罩(3)内部,所述驱动轴(2031)一表面焊接有驱动齿轮(2032);
所述工作盒(2)内表面开设有驱动旋孔(204)和从动旋孔(205),所述驱动轴(2031)与驱动旋孔(204)旋转配合,所述放液管(2011)与从动旋孔(205)嵌套配合;
所述诱捕罩(3)为筒状结构,所述诱捕罩(3)周侧面开设有若干主诱捕槽口(301),所述诱捕罩(3)底表面开设有若干辅诱捕槽口(302),所述诱捕罩(3)内周侧面安装有若干诱捕灯(303),所述诱捕灯(303)均朝向主诱捕槽口(301)和辅诱捕槽口(302)安装排布,所述诱捕灯(303)与控制器(202)电性连接;
所述诱捕罩(3)内底表面粘连有诱捕剂盒(304),所述诱捕剂盒(304)一表面开设有辅助旋槽(3041)和若干挥发口(3042),所述诱捕剂盒(304)内表面安装有若干电极(3043),所述电极(3043)与控制器(202)电性连接;
所述诱捕罩(3)内部安装有诱捕扇(305),所述诱捕扇(305)包括旋轴管(3051)和挡板(3052),所述旋轴管(3051)为管状结构,所述旋轴管(3051)周侧面与若干挡板(3052)粘连,所述旋轴管(3051)与从动旋孔(205)旋转配合,所述旋轴管(3051)与放液管(2011)嵌套配合,且相互旋转配合;
所述旋轴管(3051)周侧面焊接有从动齿轮(3053),所述从动齿轮(3053)与驱动齿轮(2032)啮合,所述旋轴管(3051)与辅助旋槽(3041)旋转配合,所述旋轴管(3051)延伸至诱捕剂盒(304)内部,所述旋轴管(3051)周侧面开设有若干排液孔,所述排液孔与诱捕剂盒(304)内部连通;
所述挡板(3052)与诱捕罩(3)的内部结构相适应,所述挡板(3052)与诱捕剂盒(304)的位置相适应,所述挡板(3052)一表面粘连有第一挡片(3054),另一表面粘连有第二挡片(3055),所述第一挡片(3054)与主诱捕槽口(301)配合,所述第二挡片(3055)与辅诱捕槽口(302)配合;所述挡板(3052)表面设置有粘性涂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899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