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虾类成长数据的自动采集方法及采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80592.6 | 申请日: | 2020-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48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郑一琨;戚云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飞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6K17/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大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42 | 代理人: | 毛翔威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成长 数据 自动 采集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虾类成长数据的自动采集方法,具体包括以下的步骤:S1、预先构建养殖成长表,然后将虾体投入养殖塘进行养殖;S2、预先根据养殖虾的重量设定一个养殖虾的重量与养殖虾临时电晕的电极电压参考表;S3、获取养殖塘内并具有唯一身份标识的养殖虾,对养殖虾进行重量自动采集;S4、获取合适电极电压后,将养殖虾电晕,计算得到虾成长的预测体重PWt,并与实际检测的虾体当前重量进行对比获得成长对比值,并实时更新养殖成长表;S5、将实时更新养殖成长表发送给后台系统进行显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虾类成长数据的自动采集装置。本发明提高了虾类成长数据采集的工作效率,且错误率相对较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虾类数据采集方法,尤其是一种虾类成长数据的自动采集方法。同时,本发明中还提供了一种用以实现前述虾类成长数据自动采集方法的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集约化水产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过程越来越依赖于人工投喂配合饲料,养殖中的养殖饵料成本占整个养殖成本比重越来越大。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养殖饵料投喂技术的高低直接影响养殖饵料的转化率及养殖效果。而投喂的重要依据就是投喂水域内虾类的生长发育情况。虾类的数量、重量实时变化,只有掌握了虾类的生长发育才能有针对性的调整投喂量,以达到精准投喂的要求。
因此,如何了解虾类的生长情况以调整投喂量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目前一般通过人工进行检测虾类的生长情况,进行定期捕捞虾苗,然后人工测量虾的生长情况,并记录,然后登记到电脑中进行统计,但是这样容易导致以下问题:1、记录和整理的繁琐性和错误率高;工作效率低、且操作不方便、自动化效率低;2、人工测量误差大、错误率高;3、采用接触式测量不利于虾的成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一种虾类成长数据的自动采集方法,其具有自动、快捷、省成本、自动录入、自动导出数据库、采集数据一致、无人工干预和非接触式测量,有利于虾成长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一种虾类成长数据的自动采集方法,具体包括以下的步骤:
S1、预先将规定时间内成长的健康小虾进行身份唯一标识,并按照身份标识记录小虾的第一次成长状态,并作为基础成长值构建一个包含身份标识、基础成长值以及基础成长值记录时间的养殖成长表,然后投入养殖塘进行养殖;
S2、预先根据养殖虾的重量设定一个养殖虾的重量与养殖虾临时电晕的电极电压参考表;
S3、获取养殖塘内并具有唯一身份标识的养殖虾,对养殖虾进行重量自动采集,然后根据重量采集值在步骤S2中查找对应的电极电压;
S4、获取合适电极电压后,将养殖虾电晕,然后立即检测被电晕养殖虾的当前生长长度,当前生长长度包含虾体的头胸甲长x2、第一腹节长x5、第一腹节宽x6、第二腹节长x7、第五腹节长x13、尾长x17、头胸甲高x18、虾全长x19以及第三腹节高x22,然后根据下方的预测体重PWt的计算公式计算出PWt的值;
预测体重计算公式:
PWt=-21.17+4.716X6+0.856X19+5.692X7+2.321X13+0.867X18+4.171X5+0.933X2+0.401X17+2.049X22 (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飞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飞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805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辆底盘测功机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生产电缆的高速绞线机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