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可连接式传送带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84830.0 | 申请日: | 202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080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陈彬彬;陈榕榕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台商投资区正港工业设计服务中心 |
主分类号: | B65G13/06 | 分类号: | B65G13/06;B65G13/12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0 | 代理人: | 吴奇 |
地址: | 362100 福建省泉州市泉州台商***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连接 传送带 | ||
1.一种新型可连接式传送带,包括支撑框(3)和固定架(4),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4)的上端端面焊接固定连接有支撑框(3),所述支撑框(3)的右端端口固定连接有固定框(1),所述支撑框(3)的中间插接连接有旋转滚轮(7),所述旋转滚轮(7)的后方在支撑框(3)的后端端面位置处通过螺栓连接有传动盒(2),所述旋转滚轮(7)的前方在支撑框(3)的前端端面位置处卡接有减速机(6),所述减速机(6)的前端端面传动连接有动力电机(5),所述固定框(1)包括固定开口(11)、框体(12)和固定螺栓孔(13),所述框体(12)的左端端面贯穿连接有固定开口(11),所述框体(12)的上端端面和下端端面贯穿连接有固定螺栓孔(13);
所述固定框(1)端部还连接有连接架(8),所述连接架(8)包括若干依次转动连接的传送节(81),若干所述传送节(81)包括依次转动连接的左连接板(811),所述左连接板(811)与右连接板(812)通过旋转滚轮(7)连接,若干所述右连接板(812)之间通过弧型连板(8111)依次滑动连接;
所述支撑框(3)包括定位螺栓孔(31)和外框(32),所述外框(32)的上端端面贯穿连接有定位螺栓孔(31);
所述定位螺栓孔(31)的内表面直径与固定螺栓孔(13)的内表面直径相等,所述外框(32)的前端端面设置有开孔且开孔内部设置有旋转滚轮(7),所述外框(32)的内部中空,所述外框(32)的外表面轮廓与框体(12)的内表面轮廓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可连接式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滚轮(7)包括连接柱(71)、传动柱(72)、限位板(73)和轮体(74),所述轮体(74)的前端端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柱(71),所述连接柱(71)的前端端面连接有限位板(73),所述限位板(73)的中间连接有传动柱(7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可连接式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滚轮(7)能相对于支撑框(3)转动,所述旋转滚轮(7)的前端端面与减速机(6)传动连接,所述传动盒(2)的内部设置有传动皮带,所述固定架(4)的下端端面设置有可调垫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可连接式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开口(11)的内表面轮廓与支撑框(3)的外表面轮廓相等且固定开口(11)的左端端口连接在支撑框(3)的表面,所述固定螺栓孔(13)共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固定螺栓孔(13)均匀分布在框体(12)的上端和下端端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可连接式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柱(72)的表面设置有传动齿且通过传动盒(2)内部的传动皮带相互传动连接,所述轮体(74)的后端端面与减速机(6)传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可连接式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连接板(811)、右连接板(812)分别连接有支撑杆(814),所述支撑杆(814)通过调节机构分别与左连接板(811)、右连接板(812)沿支撑杆(814)轴线滑动连接,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分别固定于左连接板(811)、右连接板(812)的调节座(81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可连接式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座(813)内部空心,位于所述调节座(813)内设置有锁杆,所述锁杆与支撑杆(814)侧面的锁孔插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台商投资区正港工业设计服务中心,未经泉州台商投资区正港工业设计服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8483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