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良SBR的脱氮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88349.9 | 申请日: | 202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05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杰;刘小宁;韦愿;金樾;王敦球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3/12;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良 sbr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良SBR的脱氮方法。该方法结合SBR和厌氧氨氧化的优点,在传统SBR工艺的基础上,向SBR反应器内添加厌氧氨氧化菌,并采用间歇的曝气方式控制反应器的缺氧和好氧交替循环。通过一个运行周期内缺氧环境和好氧环境的多次交替,有效实现亚硝态的积累,为厌氧氨氧化过程提供充足的反应底物,从而实现改良SBR的脱氮。本发明方法有效解决了SBR工艺与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弊端,使二者耦合具有良好的脱氮性能,同时具有节省能耗,不用外加有机碳源,降低运行成本等优点,该运行方法可以保证反应器内的生物量,并使各阶段的微生物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功能。本发明的脱氮方法在处理高氨氮、低碳氮比的污水中具有明显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工程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改良SBR的脱氮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的日益严重,脱氮已经成为污水处理的重点。在污水处理工艺中SBR工艺具有流程简单、运行方式灵活、节约投资、占地少、运行费用低、耐有机负荷和毒物负荷冲击等优势,而被广泛应用。但是其脱氮效率不高且污泥稳定性较差。在处理低碳氮比的污水过程中往往还需要外加碳源物质,外加碳源虽然简单但是成本高,污水处理厂难以承受。而厌氧氨氧化作为一种新兴的脱氮工艺具有无需外加有机碳源、负荷高、剩余污泥产量低等优点,在污水脱氮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厌氧氨氧化菌也存在这一定的弊端,对环境要求严格,增殖速率低,反应器启动时间长。因此为解决这两工艺存在的问题,考虑到两工艺的特点对SBR进行改良,向应器内投加厌氧氨氧化菌,使SBR耦合厌氧氨氧化反应,可以提高出水水质,不需要外加碳源,实现SBR更高效的脱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良SBR的脱氮方法。
具体步骤为:
设置一种SBR耦合厌氧氨氧化的工艺装置,该工艺装置包括进水桶和SBR反应器;SBR反应器内设置有搅拌器、pH在线调节装置、液位控制器和曝气装置;pH在线调节装置包括pH探头和pH在线调节监测器;曝气装置包括鼓风机和曝气砂头;进水桶中的进水在进水泵的作用下流经进水管从SBR反应器上方的进水口注入,当水平面接触到液位控制器上端感应器时进水泵停止运行,搅拌器持续进行搅拌,鼓风机控制曝气砂头间歇性地对SBR反应器进行曝气,SBR反应器内物质充分混合反应后,停止运行SBR反应器,进行静置沉淀,最后出水从出水口经出水泵排出到SBR反应器外,当水面接触到液位控制器下端感应器时开始进水;整个SBR反应器的运行过程是:进水、曝气、无曝气,在此期间搅拌器保持持续工作,曝气与无曝气循环5次,最后停止搅拌与曝气,进行静置沉淀、排水;通过pH在线调节装置控制SBR反应器内pH值在7.4~7.5,通过曝气装置为SBR反应器提供溶解氧,控制SBR反应器内溶解氧在0.5~1 mg/L,通过液位控制器控制SBR反应器内液位高度,从而实现改良SBR的脱氮。
所述SBR反应器启动初期,SBR反应器中只存在好氧活性污泥,其运行模式为进水10 min,曝气115 min,无曝气50 min,缺氧和好氧交替循环2次,静置沉淀60 min,排水20min;曝气与无曝气循环阶段搅拌器保持持续运行状态,转速为60 r/min,曝气阶段控制溶解氧为1 mg/L,无曝气阶段控制溶解氧小于0.5 mg/L;进水到排水整个运行周期为7.5小时。
所述SBR反应器稳定运行后,向SBR反应器中添加厌氧氨氧化菌。添加厌氧氨氧化菌后的SBR反应器中同时存在短程硝化污泥、反硝化污泥和厌氧氨氧化菌,其运行模式为进水10 min,曝气60 min,无曝气30 min,缺氧和好氧交替循环3次,静置沉淀60 min,排水20min;曝气与无曝气循环阶段搅拌器保持持续运行状态,转速为60 r/min,曝气阶段控制溶解氧为0.8~1 mg/L,无曝气阶段控制溶解氧小于0.5 mg/L;进水到排水整个运行周期为6小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理工大学,未经桂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883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