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立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88613.9 | 申请日: | 202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63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文;陈宪祖;焦国栋;周鹏林;杨桂林;贾亮;马利瑶;刘春雨;杨刚;耿藏军;郑玉糖;张兵涛;姜敏;翟加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中船重工海为郑州高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M1/20 | 分类号: | B60M1/20;B65G47/90;B65G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开阳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0 | 代理人: | 杨中鹤 |
地址: | 074099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高铁接触网立柱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立杆装置,其包括旋转底座、机械臂、俯仰调节结构、控制中心和夹持结构;控制中心和机械臂安装于旋转底座,旋转底座为可旋转结构,以调整机械臂的位置;控制中心用于向立杆装置的各个执行机构发送动作指令;俯仰调节结构设置在夹持结构和机械臂的自由端之间,俯仰调节结构用于调整夹持结构的俯仰角度;其中,夹持结构包括连接架和两对夹爪,连接架安装于俯仰调节结构,两对夹爪的中部分别铰接于连接架的相对两侧,每对夹爪的顶端通过一个第一液压缸连接;夹爪的内侧铰接有夹块,每对夹爪的夹块用于对应的夹持在立柱腹板的两侧。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牢牢夹持立柱的立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铁接触网立柱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立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安装高铁接触网的立柱(立柱的柱身为工字钢)时,传统的方式是:先将吊机上的吊绳套装在立柱上,再通过吊机吊装该立柱,并将立柱移动到安装位置。但是在立柱移动的过程中,立柱极易因自重原因而从吊绳上向下滑落,给立杆作业带来不便。因此需要设计一款可以牢牢夹持立柱的立杆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牢牢夹持立柱的立杆装置。
上述立杆装置,其包括旋转底座、机械臂、俯仰调节结构、控制中心和夹持结构;控制中心和机械臂安装于旋转底座,旋转底座为可旋转结构,以调整机械臂的位置;控制中心用于向立杆装置的各个执行机构发送动作指令;俯仰调节结构设置在夹持结构和机械臂的自由端之间,俯仰调节结构用于调整夹持结构的俯仰角度;其中,夹持结构包括连接架和两对夹爪,连接架安装于俯仰调节结构,两对夹爪的中部分别铰接于连接架的相对两侧,每对夹爪的顶端通过一个第一液压缸连接;夹爪的内侧铰接有夹块,每对夹爪的夹块用于对应的夹持在立柱腹板的两侧。
可选的,夹爪的中部与连接架铰接,夹爪的中部设有延伸板,每对夹爪的延伸板相向延伸且相互错开,每对夹爪的延伸板通过铰链连接。
可选的,夹块的铰接部位的下方设有限位件,限位件向对应的夹爪延伸以限制夹块向下转动。
可选的,动作一致的两个夹爪通过连接件连接。
可选的,连接件上设有朝向连接件的内侧延伸的拨钩,拨钩从连接件的底部探出。
可选的,夹块和夹爪之间设有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第一支座包括第一底板和多个第一翼板,第一底板安装于夹爪的内侧,多个第一翼板垂直且间隔的安装于第一底板;第二支座包括第二底板和多个第二翼板,第二底板安装于夹块的背侧,多个第二翼板垂直且间隔的安装于第二底板;第二翼板的下部拱起,并且第二翼板的拱起部与第一翼板铰接。
可选的,俯仰调节结构包括第一俯仰结构和第二俯仰结构,第一俯仰结构设置在机械臂和第二俯仰结构之间;第一俯仰结构包括连接臂、第二液压缸和固定板,连接臂的一端安装于与机械臂,连接臂的另一端与固定板铰接;第二液压缸的缸体与连接臂铰接,第二液压缸的伸缩杆与固定板铰接,第二液压缸用于驱动固定板转动;俯仰结构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和两个第三液压缸;第一安装板连接固定板,第二安装板与连接架连接;第一安装板的底部间隔的设有两个第一铰接件;第二安装板的顶部间隔的设有两个第二铰接件,两个第一铰接件与两个第二铰接件对应的铰接;两个第三液压缸的缸体铰接于第一安装板的同一端部,第三液压缸的伸缩杆与第二安装板铰接,第三液压缸用于驱动第二安装板转动;其中,固定板和第二安装板的转动方向相互垂直。
可选的,俯仰调节结构通过旋转结构与夹持结构连接;旋转结构包括回转接头和回转支撑体;第二安装板的中部设有通孔,回转接头的外壳安装于通孔中,回转接头的油液通路与第一液压缸连通;回转支撑体的内环与第二安装板连接,回转支撑体的外环与连接架1的顶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中船重工海为郑州高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中船重工海为郑州高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886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