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用具有自动打孔功能的引擎板生产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89175.8 | 申请日: | 2020-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52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牟晋东;谢燕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龙飞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41/00 | 分类号: | B23B41/00;B23B47/00;B23B47/22;B23Q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841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用具 自动 打孔 功能 引擎 生产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用具有自动打孔功能的引擎板生产设备,包括主体框架,所述主体框架的内部下方设置有夹紧横梁,所述夹紧框架的内部右侧旋接有第一活动副,所述第一气缸的左侧设置有第一气杆,所述第二活动副的左侧旋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方左侧旋接有第三活动副,该汽车用具有自动打孔功能的引擎板生产设备,与现有的普通引擎板生产设备相比,本发明通过的设置连接板,第一气缸通过第一气缸带动第二活动副运动,第二活动副通过固定销带动连接板转动,连接板通过第三活动副带动连杆运动,连杆通过第四活动副带动夹紧杆转动,且连接板为正三角形,实现了连接板可以同时控制两个夹紧杆对汽车引擎盖的夹紧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打孔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用具有自动打孔功能的引擎板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出行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汽车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因为汽车的使用给人们打来了极大的便利,极大的减少了人们的出行侧时间,汽车行业的发展前景巨大,汽车是由成百上千的零件构成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汽车引擎,汽车引擎又称汽车的心脏,需要用汽车引擎盖进行保护,目前的汽车引擎盖生产设备无法对引擎盖进行任意角度自动打孔操作,且夹具无法夹紧引擎盖的问题,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针对上述情况,在现有的引擎板生产设备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用具有自动打孔功能的引擎板生产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一般的无法对引擎盖进行任意角度自动打孔操作,且夹具无法夹紧引擎盖的问题,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用具有自动打孔功能的引擎板生产设备,包括主体框架,所述主体框架的内部下方设置有夹紧横梁,且夹紧横梁的上方右侧安装有夹紧框架,所述夹紧框架的内部右侧旋接有第一活动副,且第一活动副的左侧旋接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左侧设置有第一气杆,且第一气杆的左侧旋接有第二活动副,所述第二活动副的左侧旋接有连接板,且连接板的中间旋接有固定销,所述连接板的下方左侧旋接有第三活动副,且第三活动副的下方旋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下方旋接有第四活动副,且第四活动副的下方旋接有夹紧杆,所述夹紧杆的左侧旋接有第五活动副,所述夹紧杆的左侧设置有夹紧块,且夹紧块的左侧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上方设置有钻孔机,且钻孔机的上方安装有升降缸筒,所述升降缸筒的内部上方安装有第二气缸,且第二气缸的下方安装有第二气杆,所述升降缸筒的上方焊接有方向杆,所述方向杆的外侧下方设置有限位块,且限位块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外侧设置有纵向转动杆,且纵向转动杆的右侧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右侧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纵向转动杆的内部设置有横向转动杆,且横向转动杆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横向转动杆的上方设置有第二转轴,且第二转轴的上方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方向杆的上方设置有校正球,且校正球的横向外侧设置有横向校正槽,所述校正球的纵向向外侧设置有纵向校正槽,所述校正球的上方设置有运动块,所述运动块的上方焊接有横向气动块,且横向气动块内部贯穿有横向滑杆,所述横向滑杆的左侧设置有纵向气动块,且纵向气动块的内部贯穿有纵向滑杆。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为正三角形,连接板通过固定销与第二活动副之间构成旋转结构,且连接板旋转角度为60°。
优选的,所述夹紧杆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夹紧杆的位置关系为关于固定销的水平平分线呈对称关系。
优选的,所述夹紧框架设置有两个,两个夹紧框架的位置关系为关于传送带的竖直中心线呈对称关系,且传送带的竖直中心线与钻孔机的竖直中心线相重合。
优选的,所述第二气缸通过第二气杆与钻孔机之间构成伸缩结构,且钻孔机的伸缩长度为50cm。
优选的,所述纵向转动杆为半圆弧形,且第一转轴通过纵向转动杆与方向杆之间构成旋转结构,纵向转动杆转动角度为1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龙飞数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龙飞数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891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纬度地区固态激光焊机送丝稳态焊接方法
- 下一篇:一种自锁式无人机铰接臂